晋江:把握问题导向 ,提升监督效果

20.08.2014  16:29

人大监督实践中的很多问题不是一次审议、视察或检查就能够解决的,需要持续监督、反复监督,才能取得明显的监督效果,才能推动相关事项的落实解决。近年来,晋江市人大常委会不断强化问题导向,对于事关发展大局又必须长抓不懈的重要工作,有重点地安排持续跟踪监督,支持促进“一府两院”及相关部门加大推进力度,体现了人大常委会对重要工作的高度关注和监督的连续性。

近海水域环境污染治理,是2006年泉州市十三届人大七次会议作出的决议。决议形成以来,晋江市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并明确了“一个目标、三个抓手”的监督思路,即以近海水域环境明显改善为目标,持续推动重点污染源监管、水污染治理和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围绕这一思路,通过综合应用各种有效形式,持续3届、连续9年主动跟进、督促问效。

去年,针对近海水域污染治理成效不明显并出现回潮,人民群众和人大代表反映强烈的实际情况,在本届任期内首次否决了政府的专项工作报告。在此基础上,市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作出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水域建设的决议》,要求市政府明确整治目标和阶段任务,合理制定整治“时间表” 和“路线图”,确保水域环境一年有改善、两年见成效、三年大变样,力争用较短的时间实现水清、岸美的生态水域建设目标。相关意见得到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书记、市长均在第一时间对整改工作作出批示并召开专题会议,全面部署整治工作。市政府在测评结束后的两个月内,向市人大常委会提交了整改工作计划报告。

今年以来,晋江市委、市政府先后召开2场大型会议和22次专题会议,制定《晋江市环境提升三年行动方案》,出台《建立健全市领导挂钩负责水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作负责机制》等9份专项文件(实施方案),着力从7个体系全面加快生态水域建设步伐,切实加强近海水域环境污染综合整治。晋江市人大常委会今年将重点加强生态水域建设的监督工作,10月份组织听取和审议市政府关于近海水域环境污染整治工作及整改情况的报告。

晋江城乡公交事业发展滞后于城市化进程,是近年来人民群众关注和议论的热点,在几次的市人代会期间,人大代表也以建议的形式集中反映这一问题。对此,晋江市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将城乡公交服务管理提升确定为本届任期的重要监督任务,明确了“一条主线,三个重点”的总体监督思路,即以促进城乡公交服务管理提升,为市民提供低廉、方便、舒适、快捷的公交服务作为主线,着力推动体制的理顺、设施的完善和形象的提升等三项重点工作。

根据这一思路,晋江市人大常委会于2012年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督促市政府完成公交公司私人股份和巴士公司城市公交收购工作;2013年再次围绕这一议题审议专项工作报告,要求市政府科学编制实施城市公共交通专项规划,加快建立和完善财政补贴、政策扶持、运作考核机制,并抓紧做好公交总站的选址和建设工作。市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先后召开现场办公会和工作协调会,明确加快编制公交专项规划、完善公交基础设施、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加强精细化管理和客运整治等事项,协调解决完善公交补偿机制和公交停靠站建管养体制以及公交总站建设等问题。

今年,晋江市人大常委会继续关注这一问题,安排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并把监督内容由城市公交拓展为城乡公共交通,力求通过跟踪监督,推动市政府彻底解决制约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的深层次问题,真正为群众出行提供方便快捷、安全优质的公共交通服务。

 

中国(福建)—东盟经贸合作论坛在榕举办
  6日,中国(福建)—东盟经贸合作论坛在榕举办。政府
福山郊野公园入选绿色低碳典型案例
  昨日从市生态环境局获悉,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