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市第十三届党代会开幕 描绘晋江未来发展蓝图
28日上午,晋江市第十三届党代会开幕。
东南网7月28日讯(本网记者 邓驯)28日上午,中共晋江市第十三届代表大会开幕,晋江市委书记刘文儒代表中共晋江市第十二届委员会作题为《敢拼会创 砥砺前行——为建设国际化创新型品质城市而努力奋斗》的工作报告。报告在总结回顾晋江过去五年工作成绩的同时,也为我们描绘出一张晋江未来的发展蓝图。
工作报告中指出,晋江力争到2020年,GDP突破2500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突破260亿元,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34%,高新技术企业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达到20%,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高到2.8%,城镇化率提高到70%,建成更高水平的全面小康社会。
坚定不移推进三大战略
坚定不移推进“人才强市”战略。要完善人才、项目、平台、资金一体化的政策体系,以最灵活的机制、最优惠的政策、最优越的环境,激发各类人才创新创业的活力和激情。
坚定不移推进“新型城镇化”战略。进一步做强做优中心城区、推动辅城联动发展;打造若干特色小镇,建设一批美丽乡村,让晋江成为更多人可托付终身的“人生选择”。要强化融合融入、共建共享,让城市更加包容、更有温度。
坚定不移推进国际化战略。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对接集成电路等国家重大生产力布局,以国际化视野谋划晋江发展。用好“侨”、“台”资源,抢占“海丝”建设高地。营造一流营商环境,以国际化标准完善城市配套,打造更多国际企业和国际品牌。
全力实施“136”攻坚行动
“136”中的“1”是指培育创新驱动核心动能,在汇聚创新创业人才方面,晋江坚持以产业招揽人才、以项目对接人才,健全“1+N”人才政策体系,推进实施“四大人才计划”——高层次人才“海峡计划”、企业家素质提升“领航计划”、大学生“创客公寓计划”、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同时,吸引一批“假日专家”“星期天工程师”,在住房、子女就学、医疗等方面给予倾斜。
“136”中的“3”指的是晋江将大力发展集成电路产业、体育产业、汽车制造业 “三大新产业”。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内存产业基地;发力“体育+”,推动传统运动鞋服产业向多业融合转型;以莲花汽车生产基地为龙头,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汽车制造及零部件生产基地。
“136”中的“6”是培育“六大新增长区域”,它们分别是以三创园和洪山文创园为支撑的“双创”活力走廊、以晋华存储器集成电路项目为支撑的高新产业聚集区、“双高”道口经济区、以福大晋江科教园为支撑的科教产业集聚区、综合保税区、晋东新区。
全力推进七大品质提升工程
报告提出,晋江要全力推进产业、城市、民生、生态、“三农”、文化、开放七大品质提升工程。
其中,产业品质提升方面,要守住传统产业看家宝,推动传统企业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向产业链、价值链高端攀升,让“老树”开“新花”;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攻方向,实施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行动。同时,培育新兴产业生力军,推动要素资源向新兴产业集聚,让“新苗”成“大树”;着力引进一批产业龙头、核心项目,推动一批科技型、创新型项目孵化转化。此外,还要做强现代服务业增长极,培育壮大生产性服务业、拓展提升生活性服务业、做大做强产业核心商圈。
民生品质提升方面,报告提出要让百姓在家门口上好学,办优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入推进教育人才“5121”引育计划,打造“名师名校长”集群,鼓励社会办学,引进更多高端教育资源。
让百姓在家门口看好病,加快市医院迁建等医疗项目建设,实施“名医、名科、名院”工程和“510卫生育才工程”;支持社会资本兴办优、精、专医疗机构,鼓励对接高端医疗资源。此外,还将加快构建新型养老服务体系,着力解决市区“停车难”、公共交通、物业管理等民生热点问题。
文化品质提升方面,要推进“书香城市”建设,持续完善中心市区“10分钟体育健身圈”、“15分钟文化生活圈”。有序推进历史风貌区和传统建筑群的保护利用,整合各类文化古迹和滨海旅游岸线资源,深度挖掘闽越文化、海交文化、现代工业文明等丰富内涵,讲好晋江故事,做强滨海、工业、宗教文化旅游,打造海丝旅游目的地。
生态品质提升方面,要打造天蓝、地绿、水清、岸美、空气更清新的美丽家园,让“晋江绿”成为城市最美底色,让“晋江蓝”成为城市靓丽名片。要实施全民节能行动计划,推行绿色建筑,培育绿色消费,倡导节约、绿色、低碳生活方式,让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
全面从严治党 切实加强党建
报告提出,要坚持“只要干得好,就一定会用的好”的用人导向,坚持“哪里出成绩,哪里就出干部”的用人原则,努力打造一支具有国际视野、专业素养、公仆情怀的干部队伍。
要大力弘扬政企互动的优良传统,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为企业、人才提供更多留在晋江发展的理由。要推动作风大转变,以敬民之心,行简政之道,最大限度削减行政审批事项、压缩审批流程,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