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小伙参加非洲维和 实弹射击亮相央视
“好样的,咱厝小伙子谢少聪远赴非洲维和,上央视报道了!”日前,一则有关泉州晋江籍维和战士谢少聪的视频火遍本地朋友圈。央视《新闻直播间》报道中国维和步兵营在南苏丹首次进行实弹射击训练,一名接受采访的士兵在晋江引发关注。原来,这名士兵名叫谢少聪,25岁,来自晋江陈埭霞村,是这支远赴南苏丹的第三批维和步兵中的一员。
央视报道 维和士兵高温下训练
在央视报道画面中,我国的维和士兵头戴蓝色钢盔,身穿厚重装备,在烈日下进行卧姿、跪姿、站姿实弹射击训练。被问起在当地训练和国内有何不同时,维和战士谢少聪回答:“第一点我觉得这里天气比较炎热,长期温度40多度;第二我们身上的装备二十多公斤,对我们的据枪瞄准和战术动作带来很大的不便”。
报道介绍,此次实弹射击训练以维和官兵外巡遇袭为战术背景,主要对步枪、手枪、机枪等轻武器进行训练,着力提高官兵实战条件下的应急处突能力,一步提高了士兵执行维和任务的能力。
据了解,南苏丹位于非洲,全年高温。现在正处于旱季,白天平均气温高达40度,最高温可达到55度。士兵训练时,要身穿沉重的装备,还要趴在滚烫的地上进行各种训练。
虽然亮相央视仅有几秒时间,但《新闻直播间》这段视频迅速在晋江陈埭的微信朋友圈中传开。“好男儿,我们晋江本地也有参加维和部队的!”当地村民纷纷留言评论并转发微信,“一个亲戚用微信把视频给我看,我才知道弟弟上了央视”谢少聪的哥哥谢维佳说,当时父母看到电视中的少聪,第一反映是:儿子又瘦了。
优秀士兵 自愿维和家人都支持
近日记者来到谢少聪家里,客厅中一块醒目的金色牌匾,上面写着“中国蓝盔 维和光荣”,这是谢少聪去年12月远赴南苏丹维和后,部队派人送到他家中的。母亲林爱治拿出了一叠儿子当兵时的荣誉证书。谢少聪在部队表现优异,多次被评为优秀。看着儿子的这些荣誉证书,母亲林爱治满脸笑容,充满自豪。这些荣誉证书都是儿子用汗水换来的,林爱治对它们视如宝贝,都是轻拿轻放。
2011年,谢少聪参军入伍,成为河南某陆军步兵营的一名战士。两年服役期后,因为表现优秀,加上自己的意愿,谢少聪继续留队。去年12月底,经过严格的选拔,他远赴南苏丹执行为期一年的维和任务。
“少聪说他想去参加维和,征求家里意见,我们虽然担心,但都觉得应该支持。”父亲谢辉荣说,少聪参加训练很刻苦,他告诉家人,去南苏丹维和的机会来之不易,家里人也觉得能代表国家去维和是一件光荣的事。也有的亲戚说他们做父母的“太狠心了”,南苏丹战乱不安全。虽然有人不理解,但是谢少聪的父母不后悔支持孩子去维和。
少聪最近一次回晋江老家探亲是在去年春节后,“感觉儿子变懂事了”谈及谢少聪去部队后的变化,林爱治说,少聪读到初中毕业,在去部队之前的有些调皮不听话,但是去当兵后变得孝顺有礼貌了。
报喜不报忧 父母既高兴又担心
除了平时训练的辛苦外,在南苏丹维和任务其实相当繁重。即使是在南苏丹首都朱巴市区,也常有危险事件发生。维和士兵每天顶着三四十摄氏度的高温,穿着20多公斤重的装备徒步巡逻成为常态。去年7月份,中国赴南苏丹维和步兵营装甲车遇袭,两名维和战士壮烈牺牲。
“这孩子都是报喜不报忧”, 林爱治告诉记者,谢少聪在部队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不会告诉他们,去南苏丹参加维和三个月,体重就降了十多斤。知道父母担心,谢少聪安慰他们“瘦一点没事,瘦下来才好呢,更适合训练”。
“你要记得吃饭,出去一定要小心”这是林爱治每天发微信都要叮嘱儿子的话。但经常是谢少聪在忙,没有及时回母亲,一直到儿子回信息报平安后,林爱治悬着的心才能放下。
少聪给父母的微信中发来过一张和当地小孩的合影,他说当地的村民对中国的维和士兵很友好。有一次中午烈日下,他们几个士兵巡逻后,坐在树荫底下休息。一个当地老婆婆走到他们面前,端水给他们喝,还邀请他们进屋乘凉。
今年春节,维和部队在南苏丹过年时,聚在一起包饺子、吃年夜饭、看春晚。看到孩子发回的照片和问候,少聪的父母经常是既感到光荣高兴,又有一些担心,他们说就希望维和结束后,孩子平平安安回家。
[相关链接]
2011年7月9日,南苏丹通过独立公投宣告独立,成为非洲大陆第54个国家。不过,近几年的南苏丹局势一直动荡。2015年4月8日,中国驻南苏丹维和步兵营应联合国邀请到达南苏丹首都朱巴执行维和任务。之前中国派出的维和部队都是工兵、运输、医疗和警卫,而这支部队是中国向国外派遣的第一支整建制作战力量。中国维和步兵营有700人,主要执行为驻扎地的联合国营区周围的难民营提供安全警卫以及巡逻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