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人大:为国家级生态市建设提供法治保障

25.06.2014  14:16

近日,晋江市人大常委会组织对《晋江生态市建设规划(2011—2020年)》的执行情况进行跟踪检查,这是该市人大常委会支持推进国家级生态市建设的又一监督举措。

生态市建设是城市发展的一道重要屏障,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对人居环境的幸福感和满意度。近年来,晋江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也积累了一系列深层次的矛盾,如产业结构失调、资源承载过大、环境污染严重、社会矛盾凸显等问题。如何在继续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同时,加快推进生态市建设,已成为当前晋江亟须破解的难题。为此,市人大常委会于去年3月组织开展了《加快推进晋江生态市建设的思考》重点课题调研,在外出学习考察,吸收借鉴国内生态市建设先进地区的做法和经验的基础上,深入分析晋江生态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和有利条件,并结合实际提出相关对策思路,该课题成果得到市委、市政府的重视和采纳,为晋江制定生态市建设相关规划和政策措施提供了重要的决策参考依据。

生态建设,规划先行”。常委会高度关注、主动介入《晋江生态市建设规划(2011—2020年)》的编制工作,聘请福州市

规划设计研究院的专家协同做好前期论证并提出咨询意见。在此基础上,去年10月28日召开的晋江市第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依法作出了《关于晋江生态市建设规划(2011—2020年)的决议》,明确了生态市建设的底线、中线、高线愿景和相关的指标体系、保障措施和技术要求,为晋江加快推进国家级生态市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法治保障和指导依据。

晋江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健倩强调指出,规划不是写在纸上,挂在墙上,喊在嘴上的。生态市规划一经批准,就具有普遍的约束力,要严肃执行,抓好落实。要加强对规划执行情况的动态跟踪,及时掌握情况,发现问题,改进工作。同时,建立必要的评估制度,定期对规划的实施效果进行系统疏理并作出综合评价,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跟踪、分析、监测,确保完成约束性目标和主要目标任务。

规划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和落实。《晋江生态市建设规划(2011—2020年)》实施半年多来,市政府围绕推动落实《规划》确定的一系列发展目标、战略要点和具体任务,切实抓好组织领导、规划引导、项目策划、水域整治、绿网建设、绿色交通、绿色经济等工作。在此基础上,加快国家生态市创建步伐:一是突出绿色发展,构建生态经济体系。注重处理好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的关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突出发展绿色经济与循环经济,推进经济发展“绿色转型”,构建生态经济体系。发展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二是突出城乡统筹,构建生态人居体系。加大城乡统筹力度,推进生态人居体系建设,以争创国家园林城市为抓手,大力推进旧城改造、景观提升和生态创建活动,打造绿色家园,努力构筑“城在林中、路在绿中、房在园中、人在景中”的城市格局。创建生态村镇,目前,全市共有1个省级环境友好型社区、5个泉州市级环境友好型社区、41个晋江市级环境友好型社区,241个行政村获得泉州市级生态村命名,此外还培育了65个市级“环境友好型”学校、20个泉州市级示范村,磁灶大埔村入选全国“美丽乡村”试点。实施卫生保洁,实现垃圾日产日清。三是突出治改并举,创建生态环境体系。坚持生态开发与保护并重,人工治理和生态修复并举,着力构建生态防线、资源红线和开发底线“三道防线”,构建生态廊道,加强水资源、土地资源、海洋资源等主要自然资源的保护,打造一流生态环境。建设生态廊道,推进清水工程,优化土地资源,打造最美海岸线,完善环境应急机制。四是突出全民参与,构建生态文化体系。强化生态文明的宣传引导,大力弘扬生态文化,强化生态文明意识,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倡导节俭文明的生活方式。加快转变消费观念,让市民养成“生态建设、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的好习惯。

中国(福建)—东盟经贸合作论坛在榕举办
  6日,中国(福建)—东盟经贸合作论坛在榕举办。政府
福山郊野公园入选绿色低碳典型案例
  昨日从市生态环境局获悉,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