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称超7成受访老人是网购达人 每月消费超千元

25.08.2014  16:41

近日,有机构面向300名60岁以上的广州长者展开生活习惯调查,其中,230多人为年龄在60~75岁之间的健康自理长者,他们的80后子女超五成从不交“家用”(生活费),约近两成曾经啃老。

超八成受访老人曾资助子女买房

近日,杭州市拟立法禁止“啃老”的新闻引起社会热议,有机构就面向300名60岁以上的广州长者展开生活习惯调查。该调查发现,竟有约两成的80后子女曾经啃老。

既当房奴,又当孩奴,一直都是‘月光族’,不来啃老,已经是我们的幸运了,还怎会伸手(向孩子)要‘家用’。”68岁陆老伯的这一番话,道出了不少长者的心声,多数长者表示,养老靠自己,如今消费指数高,不敢多指望儿女。

调查显示,300名受访者中,约半数长者的子女为“80后”,基本是独生子女,这些“80后”子女超五成从不交“家用”,约近两成曾经啃老。陆老伯的儿子是一家外资公司职员,其妻子是一名事业单位员工,两人月收入加起来有12000多元,陆先生在记者面前算出一份每月家庭开销账单:房贷近5000元;汽车保管、保养费2200元;儿子的托费2500元;水、电、煤气费及物业管理费约为1000多元。“你看看,还未算伙食费和儿子上艺术班的费用呢,已将近11000元了。”陆先生称,每月过得紧巴巴,基本没有盈余,难以给父母“家用”,只会在重大节日给父母、岳父母“派利是”略表孝心。

结婚买房,交首付,我们支持了30万元;生孩子,月嫂的工资5000多元,我们给的;孙女上幼儿园,入园赞助费4万元,我们给的。”63岁的李阿姨说。问起女儿、女婿平时有没有给点家用,她反而点着指头算出了一笔女儿、女婿的“啃老”账。

李阿姨说,她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结婚,生下女儿的时候,两夫妻都还是工人,工资都是40多元,“八九十元,一半交了‘家用’,剩下一半过日子。

苦日子,我们过怕了,希望孩子都能过得好点。”调查中,不少长者表达类似的想法。超八成受访长者在子女购买房产时给予了资金支持,少则十万八万元,多则上百万元。

逾八成健康老人不愿与子女同住

健康自理老人,超过八成不喜欢与子女同住,而年纪老迈、自理能力减弱的老人,则绝大多数不愿入住养老院,期望与子女同住,得到照料。”该项调查的负责人介绍称。

即使没有婆媳关系这难题,我也不想与儿子儿媳同住,省得变成他们的免费仆人。”61岁的蒋阿姨是社区艺术团的团长,身材匀称,精神饱满,打扮入时,乍看不过40出头。蒋阿姨每天都有精彩节目,去老年大学学电脑、书法,在社区教跳舞,参加社区合唱团,和农友旧同事爬白云山……手机上的时间表周一到周五排得满满当当,“星期六日一定空出来,与家人团聚。”她认为,退休了,就要尽情享受晚年生活,“活出我自己。”不能再像以前那样,“为了孩子、丈夫,不是上灶台就是洗衣裳,劳劳碌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