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尾昭忠祠纪念牺牲将士 成为海军英烈纪念专祠

10.07.2015  14:18

  马尾昭忠祠

  黄季良自画像

  6月30日下午,在福州马尾昭忠祠内,马江海战纪念馆副馆长王晓芹谈到马江海战时,念念不忘一位在战斗中牺牲的名为“黄季良”的人。在2004年“甲申中法马江海战120周年纪念大会”上,由黄季良的后人向马江海战纪念馆赠送了他的自画像及其手书的家信,这在相对匮乏的海战牺牲将士的资料里尤为显眼。

  1884年8月23日,法国侵华舰队突袭福建水师,挑起中法马江海战。由于当时清廷一直采取软弱保守的姿态,并且在技术装备上远处于劣势,最终导致福建水师官兵796人阵亡,黄季良就是牺牲的将士之一,昭忠祠则是专为在此次海战中牺牲的将士而设,日后成为中国近代海军英烈纪念专祠。

  王斌虹在昭忠祠内工作了五年,并担任讲解员,对于马江海战的史实烂熟于心。她告诉记者,1884年7月,法国9艘军舰无视国际法,陆续从闽江口进入马江,两国舰船对峙长达一个多月,钦差会办福建海疆事宜大臣张佩纶等人一再提出先发制人的主张,但清廷始终表示“无旨不得先行开炮,违者虽胜亦斩”,最终延误战机。

  1884年8月23日,法军发起突袭,福建水师仓促应战,尽管水师官兵奋起反击,但海战不到半个小时,包括“扬武”舰在内的11艘兵舰便沉没了。让王斌虹印象深刻的是,其中“振威”舰管带许寿山开着起火的兵舰撞向敌舰,被敌舰击毁即将沉没江中之时,舰上升起了龙旗。英国人赫德评价这场战斗时说:“真正的荣誉应当属于战败者,他们奋战到底,并且和焚烧着的、满被炮弹洞穿的军舰一齐牺牲。”王斌虹告诉记者,直到现在,关于参战及阵亡将士的相关资料还相对较少。

  让王晓芹欣喜的是,在2004年“甲申中法马江海战120周年纪念大会”上,黄季良的后裔黄丽贤女士向纪念馆捐赠了他的自画像和家书等遗物。记者从王晓芹发来的自画像上看到,一个青年身穿深蓝色清代官服,头戴黄色官帽,手执一纸白卷。黄季良是我国第一批赴美留学幼童之一,学的是驾驶专业。被召调回国之后,他便在“扬武”舰上当练童。马江海战之前的一个礼拜,黄季良已经感受到战斗的气息,便给家里写了一封家书。王晓芹说,家书表达了男儿报国无法到家人面前尽孝的感情,“爰将平日绘成之貌,寄呈父亲见之,如男常侍膝前矣”。后来,马江海战爆发,黄季良壮烈牺牲,年仅24岁。

  1885年1月8日,为纪念马江海战中死去的将士,署理船政大臣张佩纶奏请清廷建昭忠祠。1922年10月8日,时值甲午海战纪念日,海军总司令蓝建枢督同福州船政局局长、海军轮机中将陈兆锵将甲午死难将士牌位入祀昭忠祠,至此,福州昭忠祠成为中国近代海军英烈纪念专祠。记者 吴剑杰 陈腾健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