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假引发"春秋论争" 厦教育部门称取决于省教育厅

25.08.2014  09:15

  厦门日报讯 本组文/记者 佘峥 厦门的中小学会放春秋假吗?答案是:要看省教育厅的意思,最终可能还是取决于父母的带薪年休假能否休得成。

  上周,国务院公布《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鼓励职工结合个人需要和工作实际分段灵活安排带薪年休假。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意见》指出,在放假时间总量不变的情况下,高校可结合实际调整寒、暑假时间,地方政府可以探索安排中小学放春假或秋假。

  本市教育主管部门在被问及此事时,非常谨慎地表示,厦门中小学生放不放春秋假,取决于省教育厅。

  据介绍,各地的中小学一学期要上多长时间,要上什么课,每门课每周要上多少课时,要由省教育厅确定。虽然学校随意增加或减少某学科课时是屡见不鲜,但按照规定,课时和课程设置是“底线”,学校不得随意调整。

  不过,截至记者昨晚发稿,省教育厅还未出台相关意见,业内表示,国家才刚有这方面的探索意向,基层教育部门不会这么快出方案。

  春秋假引发“春秋论争

  三种主要观点

  1

  赞成派

  只有寒暑假,学生上课时间太长,放假时间也太长,如果加上春秋假,学生们课业能变轻松

  2

  反对派

  放了春假,暑假要推迟到七月中旬才能放,而七月高温酷暑,学生吃不消,学校的消暑设备也跟不上

  3

  调和派

  恢复“五一”黄金周,让学生的春假与“五一”黄金周对接好

  中小学春秋假的“大幕”还未拉开,但目前引发的“口水战”已经不少,倒是主角最冷静,受访的学生“警惕”地说,先说说春秋假会不会也布置一堆作业?如果是,那还是算了吧。

  有人吐槽

  厦门学校不适合放春假

  有一种观点强烈认为,厦门的学校根本不适合放春假,原因是,放了春假后,暑假肯定要推迟到七月中旬才能放,而七月的厦门高温酷暑,让学生大热天跑到学校上课,学生吃不消,学校的消暑设备也跟不上。

  有学校老师表示,春秋假看上去很美,但实际上很难执行,涉及课时、模块等。譬如说,如果真的要把两学期变成四学期,教材也应该相应改变,搞短课程,不能仅仅简单地改时间,要把每个阶段的学习内容科学切分。

  不过,从现在看,学科知识切分其实是小事,孩子们能否放春秋假,很大一部分取决于父母的带薪休假能否休得成。

  学校的老师昨日不约而同地说,如果父母无法休假,那么,春秋假会遭到父母们的反对——大人还要上班,孩子在家没人管,而春秋假又不像寒暑假,有个比较长的周期,可以把孩子送回老家。

  有人设想,春秋假交给学校,由学校组织孩子外出旅游。听闻此建议的老师简直要尖叫了:现在连一天的春游和秋游,学校都要“前怕狼后怕虎”,“如果真的要带学生外出旅游,那还不知道要进入几级‘战备’。”学校也不愿意承担这种责任。

  有人叫好

  一松一弛让课业更轻松

  和所有的改革一样,春秋假的出发点也是好的:以现在的学期来说,只有寒暑假,学生上课时间太长,放假时间也太长,如果加上春秋假,学生们每上两个月课之后,就可以休息一下,一松一弛,相对来说课业会轻松很多。人们还寄希望春秋假能让学生出去走走,增长见识。

  有人提议

  恢复“五一”黄金周对接春假

  此间舆论说,无论是中小学春秋假,还是带薪休假,目前最现实方法是:恢复“五一”黄金周——让中小学生的春假与“五一”黄金周对接好,秋假与国庆黄金周对接好。

  他山之石

  杭州中小学

  “试水”春秋假

  今年,杭州市中小学在全国率先进行放春、秋假试点。杭州市的具体做法是:在每学年总教学时间不变的前提下,将传统的“一学年两学期两假期”改为“一学年两学期四假期”,实行春假、暑假、秋假和寒假。春假时间为“五一”节前后两周;暑假时间从7月中旬到8月底;秋假时间为11月的第一周;寒假时间为三周左右,即农历除夕前5天和除夕后15天。

  在福建,嘉庚学院是唯一有春秋假的高校,而且已经放了十年,其中,春假安排在“五一”前后,秋假安排在“十一”,各9天。

  2003年厦大嘉庚学院成立时,为了避免调课给教学造成干扰,索性在“五一”和“十一”黄金周时放春假和秋假。“五一”黄金周被取消之后,厦大嘉庚学院的春假仍继续保留。

  专家观点

  家长带薪休假

  放春假才有价值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在其博客上分析,中小学生春假和父母的带薪休假的合理逻辑在于,只有父母带薪休假,中小学生放春假才会有价值。如果学校给孩子放春假,但父母却不能休假,结果会是孩子被关在家里,或被安排去上培训班,放假等于不放,反而增加家庭的麻烦。可是,就是学校放了春假,但企业不给员工带薪休假,又能如何呢?他认为,要坚定地推进带薪休假制度,有了这一制度,中小学放春假才能顺理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