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新闻眼·逆战3)春舞枝:柳暗"花"明又一"春"

23.11.2014  17:41

刚刚过去的"双十一",福建一家鲜花企业24小时内卖出了550万的交易额,比去年翻了三番。这样的数字是企业老总肖裕常怎么也没想到的。当年一个偶然契机,他放弃小有盈利的传统销售模式,向着电商大海纵身一跃,成就了一个年销售超过8亿元的德国上市企业。逆战-福建民企风云录,今天带您走进春舞枝,体会柳暗"花"明背后的传奇与惊喜。


昆明的清晨,从万亩花田里鲜花的苏醒开始。每天超过十万株花朵,在这里启程,飞往世界。   不到五个小时,清晨还在摇曳的花朵,已经来到春舞枝鲜花营销师小陈的手上。这个80后的大男孩,原先修摩托车,如今精心伺候这些花儿。 (现场) 很快,这些盛满祝福的花束又将传递到每一个爱花人手中。 (现场:剪辑:一系列收到鲜花的笑脸 美好心情) 一支鲜花的旅程,一份温柔相待的心情。以前,这个过程由遍布街头巷尾的实体花店来完成。然而,高企的店租和来自互联网的冲击,让去年全国实体花店的数量下降了30%。 (采访:花店业主:网上购物比较方便,很少人来店里购买。) 在花店纷纷退出市场、传统售花渠道日益萎缩的当下。一个福建山区小县里的鲜花电商公司正在逆势而上。   (春舞枝总部 :现场同期:春舞枝集团董事长肖裕长:我们一定要打好一场胜战。大家准备好了么? 准备好了,加油!) 在2006年之前,肖裕长不会想到正在云南从事传统鲜花批发配送的他,会掌舵一个如此时髦的电商企业。这样的转变,源自于一个想要给远方朋友送花的偶然际遇。 (采访:春舞枝集团董事长肖裕长: 她过生日,因为我又不能回来,工作的原因。但是我又去想表达一个心意,但是邮政没办法完成我这个订单,然后我接下来怎么办呢?114查不到(有这个服务的)花店,然后查到的花店又没有这个服务。) 小小心意却几经周折。这在许多人来说至多只是一声叹息,但到了爱拼会赢的福建民营企业家这儿,却变成了商机。 (采访:春舞枝集团董事长肖裕长:我就在想,中国有这么多人,我有这个需求,别人也有这个需求,既然别人有这个需求而没有人去满足这个需求,我来做。) 几个月后,春舞枝宣布"触网",除了继续拓展自己的配送渠道,它还结盟全国8000家实体花店,订户网上下单,加盟花店就近送货上门,"虚实"合作,皆大欢喜。 (采访 春舞枝集团董事长肖裕长:传统的行业里面销售,你如果在一个县里面,可能就做周边几个县的生意。你在市里面,做了几个市的生意。你在省里面,就做全省的生意而已,我们通过用互联网的技术做电商,我们可以做到全世界去。) 凭借"武林盟主"的地位,春舞枝网络旗舰店接连登陆当当、淘宝、京东。然而,太快的发展速度,遇到火热的双十一,却碰了钉子。 (春舞枝集团董事长肖裕长:订单量非常大,根本没法承受,我自己都去送花。一个小时进了两千多单,为了完成这些单,连夜调人,一把一把花送到客人手里。结果有的客人已经下班了,一个一个去道歉,一个一个去退单,今天回想起来,都是一场噩梦。)   重新规划储备和销售,重新打造电商平台,春舞枝打退了"噩梦"。正当员工们为每年翻一番的销售业绩庆祝时,肖裕长-却再次"逆流而上" --春舞枝的总部从云南回到福建清流。 (春舞枝集团云南分公司总经理 肖丽平:我当时是极力反对,首先我们要去探索一个未知的领域) (春舞枝集团销售经理:宁方方:大家都挺惊讶的。因为很多公司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可能都会往北上广走。) 肖裕长自有他的"特立独行",一个电商公司已经难以承载他发展全产业链的野心。他觉得,带着乡愁的全国鲜切花基地清流,很合适。2012年2月,福建春舞枝公司成立。当年11月,投资2亿元的海西花卉电子交易中心及总部大楼开建。第二年,交易量就达到86万单,营业额2.11亿元,间接带动当地及周边地区花卉苗木销售10亿元。 (清流县委书记梁奕章:通过这种电商,我们已经没有内地和沿海,或者山区和沿海的差别,可以使清流品牌的花卉可以卖到全中国去。) 如今,在春舞枝的业务方阵中,花卉苗木种植基地、深加工企业、鲜花电商、实体花店,甚至旅游度假等都将陆续登场。今年8月25日,春舞枝更在德国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成为中国第一家鲜花上市公司。 (春舞枝集团董事长肖裕长:从销售的困难,一下子转变为销售的优势。别人是造船出海,我是借船出海、借梯登高。)

【编后语】

      春舞枝的两次选择,都是在看似"风平浪静"的时候做出的"特立独行"之举。但如今的成功,也恰恰说明谋划于危机之前的必要性。一个企业,正是这样借助年轻的电商平台,开创新局。说到年轻,明天的《逆战》 将带您走进一群更加年轻的创业者之中。他们将自己与"云创业平台"的合作,形象地称为"郭靖"与"洪七公"的团队作战。这场战如何打?欢迎收看。 



编辑:王丕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