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茂村里说宋慈

28.05.2016  22:34

  日前陪著名作家、出版家文爱艺先生到崇雒昌茂村拜谒宋慈墓,聊天时与崇雒乡刘德书谈及宋大人在广州任所去世的事。毕竟在南宋末年,兵荒马乱且路途遥远,一介清官宋慈为何留有盘缠能让人将其棺椁运回建阳,且还是运到偏远的崇雒昌茂村安葬。刘德书认为那时的人特讲究忠孝礼义,官再大,死后倘若不能埋骨故里,是为不忠不孝,故,经济再困难,都要设法归葬故土,宋慈当然也不能脱俗。而对宋慈神一样崇拜的崇雒昌茂村村民并不这样认为。他们觉得,宋慈从小生长在昌茂村,这里培育了睿智的宋慈,他对昌茂村有特殊感情。宋慈外出做官后有一回路过昌茂村,他骑着大白马,认真观察一队出殡队伍,突然发现棺材里往外滴血,凭经验,这是活人血。于是他立刻要开棺勘验,果然棺材里的孕妇尚有气息。宋慈用他高超的医术治好了孕妇的恶疾,孕妇起死回生,腹中胎儿也健康存活,不久生了个胖小子。

  史料记载:宋慈本无医药学及其他相关科学知识。为弥补这一不足,他常刻苦研读医药著作,把有关的生理、病理、药理、毒理知识及诊察方法运用于检验死伤,长年日久宋慈医术越来越高明,这也验证了昌茂村里的传说。被宋慈救活的孕妇是昌茂村苏姓财主的妻子,娇妻死而复生,还生了大胖儿子,苏姓财主觉得宋慈对他家恩重如山。当他知道大清官宋慈在广州去世,没钱归葬,是他张罗,出钱出力,将宋慈灵柩迎回昌茂村。早年宋慈发现昌茂村旁的龟山风光、风水特好,希望百年之后能在龟山安息。苏姓财主得知遗愿,将宋慈安葬在龟山风水最佳的龟头之上。刘德书告诉我,当年的龟山有一定高度,七百多年的雨水冲刷以及周边村民的基建取土,曾在1961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的宋慈墓,已演变成一片较为平坦的林地。

  还有宋慈是有后人的:长子是宋国宝考上进士;次子宋国子也考取了功名;三子宋秉孙算是比较有名气的,考入进士,为官期间秉承了宋慈的清正廉明的品质,为百姓造福,给百姓们修缮房屋并且在百姓生活拮据时,及时地赠予粮食。

  宋慈有两女,长女宋学美嫁给了登仕郎,次女嫁给了将士郎,算是门当户对了。昌茂村村民说:抗战前,宋慈后人都会从湖南、浙江骑马、乘轿来昌茂村扫墓,由于来人是官员身份,没体力,还请村民帮助除草、培土,宋慈后人则馈赠村民点心、钱币。也许战乱让宋慈后人遗失了族谱,战后七十多年都没宋慈后人到宋慈墓祭祀了,但至今昌茂村苏姓还是大姓。

  故,谨以此文,感谢苏家能让英灵荣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