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时评:执法“顶牛”的背后是有法不依

01.07.2014  16:49

陕西华阴法院和山西原平交警执法“顶牛”持续十多天后,近日终于就如何依法运送案件车辆“达成共识”。回顾这起执法“顶牛”事件的整个过程,追溯其背后的法律根源,找出问题所在并弥补相关漏洞,让执法权在法治轨道上健康运行,才是这一事件的意义所在。

华阴法院在将裁定扣押的31辆工程车辆进行押送的途中,因无牌上路,被山西原平交警查扣。华阴法院押送无牌车辆上路是否合法?原平交警扣车是否有干扰法院执法之嫌?这场持续多日的执法“顶牛”在社会上引发热议。一些法律界人士也纷纷从法律、司法和行政执法的角度进行解读。看似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但一个根本问题不容忽视:执法者更必须依法办事。

华阴法院将裁定扣押的31辆工程车辆进行押送,是正当的执法行为,但押送的工程车辆无牌上路,又明显违反了道路交通安全法中相关规定。尽管华阴法院事后援引多条法律条文印证自己押送行为的合法性,但显然忽视了法律赋予交警部门对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所肩负的职责,违反了相关法规的明文规定。

近年来,一些执法部门执法时有法不依或者不按照法律程序办导致的执法“顶牛”并不少见,不仅使当事人切身利益受损,更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法律难以实际执行,损害了法律的威严。一些执法部门在执法时违法,表面上是对法律的理解存在争议,但各自紧抱着对自己有利的法律条文和解释不放,实质上是部门利益和以我为中心的思想作怪。如果在行使执法权的同时还考虑到其他部门所负的职责,对所涉及的相关法律有所敬畏,相信类似“顶牛”事件就能避免。

依法治国不是一句空话,推动法治社会前行,执法部门更责无旁贷。华阴法院和原平交警部门已“达成共识”,但“法外和解”并不能给类似事件画上句号。较真的人们还会追问下去,按照法律规定,山西原平交警那没有生效的罚单究竟该不该开;如果说是现有法规之间有冲突,那么这种冲突又应该由谁来解决?

无论如何,法律的权威不能被架空或伤害。执法部门执法时有法必依,才能更有力地维护法律尊严,才能更好地用法律保障社会的公平正义,才能让敬畏法律的“法治火种”在更多人心中点燃。(记者姜伟超、周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