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希有局长在《学习时报》发表文章:想“生活好”必须“做得对”
编者按:2015年07月20日,《学习时报》发表了孙希有局长在中央党校学习期间撰写的理论文章:想“生活好”必须“做得对”。现将全文转载如下:
“生活好”和“做得对”是具有逻辑关系的。“生活好”是目的,“做得对”是手段,做得对与不对,将决定生活得好与不好。“生活好”首先是要有基本的生活物质保障;然后要建立、留住利于人类身体健康的自然条件,留有保证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资源供给。所谓“做”就是人的行为。归纳起来,笔者认为,人类的存在行为无非有三项:第一项是改造自然,形成人工创造物;第二项是人类智慧使用,不断发明创造出新技术、提出新知识;第三项是人类生存性消费。人类所做的这“三项行为”,决定了人类生活的方式、生存状态。而人类如何改造自然,人类如何使用智慧,人类如何进行消费,没有稳定性。人的行为方式既影响人本身的生活状况,也影响人生活的自然环境状况。人类的这“三项行为”在现代社会中的显性现象和结果主要就是催生了经济存在。经济发展具有双刃剑特征。它既是人类“生活好”的物质元素来源,又是威胁人类“生活好”的原因之一。“生活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经济与自然界之间关系的处理。处理得好,生活就好,处理得不好,则反之。
那么,经济与自然界之间如何协调好关系呢?
“做”要为了人本身而不要单纯为了经济
选择对的事情做,把对的事情做好,这是做事的原则。人的大部分行为,无论是改造自然、形成人工创造物,使用人的智慧不断发明创造出新技术,还是人的消费行为,都与经济发展与存在有关。人工创造物也好,改变自然物也好,理论上都应当是从人“生活好”的意识出发而“做”的,即物是为人而创造。但现实的情况是,物的创造已不仅仅是为了人,最多是为了少数人。在现代社会,人工物的创造常常丧失了人性,丢失了创造物质的为人目的。本来生产某种人工物的市场需求已经足够了,但生产者为了赚取更多的钱,为了获取更多的“公共收益”或者其他的目的,一旦看到生产物减少,经济发展速度下降了,便会千方百计、想方设法再促进经济增长,比如采取所谓的刺激性的经济增长政策等。这是纯经济主义的思维方式。在单纯经济主义的思维前提下,人们过度关注经济发展,过度在意社会财富的积累,而把人类的本质生活需要放在了次要位置。为了拉动经济增长而诱导人们去进行不必要,甚至不利于生存、生活健康的高消费、浪费性消费,人的消费心理取向产生变异等就是经济主义过度化催生的结果。这其中包括靠人的智慧研发出的技术、提出新的知识,是不是真正为了人本质生活的需要,有些科技的研发其实并不是人的本质生活需要,而是技术研发者、技术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经营者为了财富的积累才做的。
经济主义思维方式的形成使人的行为已经忘掉了行为的初衷。经济发展不能超越人类的本质生活需求,经济发展状况也不能完全代表人类生活状况好坏。经济要为人服务,而不能是人为经济服务。人是经济发展的主体,经济发展及其创造物永远是客体,这是不可改变的思维。那种片面刺激人的消费为经济增长做贡献的观点是错误的。
人与自然要互为主体、和谐共生
与经济相比,人类是主体,这在理论上是无可争议的。但又一个问题出来了。既然经济发展是为人类而发展,是不是只要人类有需要,就可以做一切事?从逆向思维角度看,正是由于经济的存在和发展,消耗了自然资源,破坏了生态平衡,才使得经济发展的前提越来越缺失,自然资源对经济发展的制约也越来越大。比如污染性、破坏生态性产业的出现,不人性、不利于自然保护的科技发明创造,浪费性的消费等等,就是人类做得不对的行为。因此,新的问题主要就是人类主义与生态主义的关系问题。人们大都是从狭隘的人类主义角度理解和行动。个别人、个别群体、个别人类群体的管理者打着为人的旗号而发展社会,浪费地球资源,损害自然环境,这样,就发生了人类主义与生态主义的矛盾问题。真正的人类主义应当站在更广泛的人类主义立场和角度来考虑人类整体的利益,要有代际均衡的意识,否则,人类的发展将不可持续,此代生、彼代亡。在此意义上“做得对”是使人类“生活好”的根本保证。没有自然界,哪里还有经济的存在?哪里还谈得上人的“生活好”?
(作者系福建省统计局党组书记、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