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时代楷模”钱海军学习,赢得更多荣光
在网络直播中,未成年人保护一直是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近日,中央文明办、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四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规范网络直播打赏 加强未成年人保护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剑指网络直播打赏的不良倾向、违规乱象,为营造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促进网络直播行业规范有序发展划出了底线红线。(2022年5月8日 人民网)
近年来,网络已成为未成年人获取知识、表达自我、社交娱乐的便捷途径,对其生活成长有着越来越大的影响。所以,保护未成年人已是互联网治理中一项不可缺少的话题,净化未成年人网络环境,保护未成年人网络权益和安全,亟须持续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筑牢未成年人网络堤坝,需要完善法律制度。随着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的兴起,有些主播、平台为追逐利益,通过“言语刺激”“情感暗示”等软色情的方式,引诱骗取未成年观众消费。法律保护是对未成年人最根本的保护,有效的法律制度能够对网络直播中损害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行为采取从严从重的监管措施。例如严格要求用户实名制、禁止未成年人打赏、购买在线支付礼物等服务,并且相关平台也要严格禁止未成年从事主播活动,以及一些为谋求点击率,虚构故事情节,贩卖焦虑情绪,夸大事件真相,潜移默化影响未成年人言行的作品。诸多网络不文明用语已经在未成年之间“流行”,需要筑起网络不良信息的筛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筑牢未成年人网络堤坝,需要家庭学校共同努力。任何事件的治理既要用“堵”,也要用“疏”。那些未成年人沉溺于网络、迷恋短视频直播,与父母教育、家庭情感缺失、学校引导不到位有着密切的联系。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筑牢未成年网络堤坝,哪块“木板”都不能少,也不能短。既要在法律制度上加码,持续提高违法违规成本,加强监管监控;也要在情感教育上加分,父母的关爱疏导与学校的网络素养教育已成为必不可少的成长部分。网络是可以分享的虚拟世界,也是可以复制的现实再版,现实中的引导是筑牢堤坝的基石。
筑牢未成年人网络堤坝,需要齐心协力营造积极向上的网络氛围。网络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未成年人就是地球村中的幼童,而我们作为“村民”更应在这“村庄”中当好表率,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全社会都树立保护、教育未成年人的风气,当广大未成年人、司法机关、企业、学校和全社会都成为净化网络空间的参与者和维护者,关爱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氛围不断浓厚,形成全民参与、人人参与的良好局面,方能有效遏制对未成年人的网络侵害。(漳浦公路分中心 蔡智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