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兵要地志记录闽江要塞兵备 福州军民奋起反击

20.08.2015  02:49

  日军绘制的闽江口炮台位置图。朱家麟供图

  福州新闻网8月19日讯(福州晚报记者 李锦清 通讯员 王辉)闽江是福州的母亲河,当年,日本侵略者企图通过它入侵福州,守卫福州的闽江要塞成了日本人的眼中钉。

  据厦门老报人朱家麟先生介绍,早在上世纪30年代前后,日本侵略者就将目光投向了闽江上的军事设施,他们周密侦查,并将详细情况记录在了1933年绘制完成的《闽北(福州附近)兵要地志》,并称“凭借舰炮和空军的威力,还是有可能强行通过的”,而历史证明,面对福州军民的奋起反击,侵略者又一次说了大话。

   记录要塞兵备废弛侵略者气焰嚣张

  朱家麟先生说,1933年完成的《闽北(福州附近)兵要地志》中,闽江要塞的情况作为独立的一章介绍,可见日军对我闽江军事防御力量的重视。

  日军侦查人员重点对闽江口及闽安镇(今马尾闽安村)的要塞设施进行了调查。在闽江口要塞中,他们深入查看了划鳅炮台、电光山炮台、长门炮台、獭石山炮台、金牌炮台及电灯塔和水雷营。对闽安镇要塞的侦查,也包括了南岸炮台和北岸炮台。

  朱先生介绍,日军侦查人员对要塞的情况非常了解,大到炮台周围的地形和大炮的类型、口径及射程,小到炮台的建造用土、官兵居住位置都一一记录,甚至摸清了每一门炮的使用状况,比如提到划鳅炮台时,日军侦查人员称“这个炮台从左边算起第二门火炮是坏的”。

  日军侦查后认为,闽江要塞兵备废弛。在兵要地志中,除了长门炮台有新安装火炮的记录外,旧式火炮及废弃炮台的记录在各炮台的情报中频频出现。另外,日军侦查人员通过船夫、要塞守兵及间谍了解到,闽江要塞平日疏于训练,战斗力较低。

  基于侦查到的闽江要塞情况,日军侦查人员认为,凭借船坚炮利可强行通过闽江要塞,他们在兵要地志中嚣张地总结道:“按现状,即便敌方再加于修整,凭借舰炮和空军的威力,还是有可能强行通过的。

   闽江激战重挫日军四面受敌被迫转移

  《闽北(福州附近)兵要地志》完成于1933年,日军侦查人员当时的论断,低估了中国军民抗击侵略者的决心。根据目前公开的史料,记者了解到,从朱紫坊走出,后来成为抗战海军名将的李世甲,1934年起调任马尾要港司令,整顿防务积极备战,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中国海军马尾要港司令部奉命构筑闽江口阻塞线。

  1938年厦门沦陷后,闽江口形势告急。5月,李世甲命人在闽江江面布设水雷,严密戒备日军进犯,日军出动飞机轰炸,造成我多艘兵舰沉没或搁浅,李世甲将这些兵舰上的士兵重新整顿后,加强要塞守卫。1939年9月,李世甲下令拆除连江川石岛与马尾的闽江航行标志,并通过沉船和填土方的方式阻塞闽江主要航道,阻遏日军深入。

  《闽北(福州附近)兵要地志》预想了遭遇中国军队抵抗的情况,并在地志中提出“计策”。日军侦查人员称:“如果敌方利用地势加强防御,特别是在水中增添障碍物,那么要攻克和通过,是需要相当的准备和实力的。看来要采取趁敌不备偷袭的战略。

  从公开的史料来看,日军在进犯闽江口时确实多次采取突袭战术,中国军队顽强阻击,使其阴谋未能得逞。1939年6月,日军突然袭击攻占闽江口的川石岛后,又欲突袭粗芦岛,被中国军队水陆联防迎头痛击,日军多有死伤,进攻企图受挫。1940年3月,日军一艘汽艇进犯,中国军队开炮还击,汽艇中弹后在逃跑途中沉没。

  1941年4月19日拂晓,日军海陆空大举进犯福州,以数倍于我的兵力,在飞机的配合下猛攻长门要塞。李世甲率陆战队和各炮台军士与日军血战,始终未让日军从长门登陆。日军只好绕道转攻连江、长乐、福清,从两侧迂回进攻闽江炮台,马尾陷入四面受敌的境况。1941年4月21日福州沦陷后,中国海军被迫自毁炮台,转移突围,继续抗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