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择校城区这样建成

29.11.2014  11:06

   “最近三四年,没有一个农村校片内生源择校到城区学校就读。”近日,三明市梅列区教育局局长蔡宗平谈及教育均衡,颇有底气。
  2013年11月,梅列区顺利通过“国检”,成为全省首批通过“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国家评估认定的县区。“在新的发展阶段,必须提高均衡标杆,追求优质均衡、高位均衡。”蔡宗平说。
  打造“无择校城区”,梅列持续发力。
  “无差别化”学校,让就近入学成首选
  初冬时节,走进梅列区陈大镇三明六中,刚被雨水洗刷过的校园,红墙翠竹,格外鲜亮。“经整体重建的六中,是全市最美丽的农村初中校。”校长邓衍斌说。
  和梅列区所有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学校一样,在通过省级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评估后,六中的三房五室(即洗衣房、洗澡房、开水房和心理健康咨询室、卫生室、活动室、阅览室、亲情室)等,全面完成硬件建设。
  “我们的设施一点不比城里学校差。”“全市800多家餐饮单位中,只有14家达到卫生A级,学校食堂就是其中一家。”“免学杂费,免教科书费、作业本费,免寄宿费。”“旁边有小区,还有政府提供的5套周转房,专门给轮岗交流和新分配的老师住。”从城区学校调来的邓衍斌,说起乡村学子所受的“偏爱”,显得很兴奋。
  过去,为了孩子能上好学校,不少农村家长不惜到城里租房陪读。而现在,学校226名在校生中,不仅170多个片内生源一个没跑,还吸引50多名片外生源。
  作为三明市中心城区,梅列同样面临城区学校校园和校舍面积不足、班生额超标的问题。
  为保障全区义务教育整体布局与均衡发展,梅列将教育各项工作纳入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框架,并单列教育专项规划。2012年以来,城区学校区二实小、列西小学、三明十中青山学校纷纷改建扩容;投资1.2亿元建设的徐碧九年一贯制学校正抓紧建设,预计2016年投用,可增加2280个学位,大大缓解新兴城区“上学难”。
  早在2009年,梅列全区就做到网络进教室、资源进教室、多媒体进教室,全面实现“班班通”。近三年继续增加“数字校园”投入,投入2000万元用于学校信息技术设备的改善、添置,实现教师人手一台电脑办公,被列为全省7个校安信息网络化试点县区之一。“人人会,堂堂用”,信息技术成为缩小学校间差距的重要手段。
  值得一提的是,梅列区把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全纳入公共教育体系,生均公用经费全纳入财政年初预算,公办义务教育学校100%接收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
   一校一特色,一生一特长
  走进东新小学,最醒目的就是环形教学楼中央空地上的“校园小舞台”。每天下午上课前的一段时间,这里都热闹非凡。孩子们纷纷亮出绝活,唱歌、拉丁舞、朗诵等,全校师生都可以看到。
  东新小学校长于玉芳介绍,学校是三明市区容纳流动儿童最多的学校,目前在校学生中76%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他们的父母基本从事建筑业和服务业,普遍文化水平不高,对孩子学业的关照有限。“孩子在家里缺失的,学校更要做到。”为此,学校特地添置音响设备,搭建起小舞台,“就是为了学生能有展示的空间,增强自信心”。
  哪来那么多有特长的孩子?“相约周三,走班上课”。每个周三下午,三到五年级的学生根据个性爱好,参加舞蹈、合唱、书法、跆拳道等十种课余课程,参与率100%。
  这个生源质量不占优势的小学,如今每年的毕业生教学质量监控名列全区前列。
  2012年从东新小学轮岗交流到陈大中心小学任校长的叶文香发现,地处城乡接合部的小学,不仅孩子不够自信,教师也存在贪图安逸情绪,应该唤醒农村校教师和学生心中的自我肯定。
  罗鸣恍老师至今还珍藏着一封一年春节前叶校长写给他的“家书”:“您是孩子们心目中的偶像。您有旭日阳刚的情怀,您的课堂洋溢着青春与活力。
  这位年轻的体育老师深受鼓舞,后来在教学比武赛课中频频获奖,编排街舞、花样跳绳屡次代表学校外出比赛都载誉归来。
  “赏识就是力量。”叶文香依然坚持每年都给学校每位教师写一封家书,感谢他们对学校的贡献,并指出每一位老师的闪光点。
  学校要均衡发展,改善硬件容易,难的是各有内涵。2009年起,梅列区全面实施创特色品牌活动,确立“一校一特色”,通过积极探索、打造积淀、总结提炼,逐步形成“阳光体育”“写字教育”“国学经典”等三大全区性品牌,六大类18项办学特色品牌,乡村学校少年宫、励志教育、赏识教育等特色品牌已成省市示范点。
  均衡发展,特色发展,目前梅列教育呈现你追我赶、百花齐放的良好态势。
  “国检”的公众满意度调查中,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满意度98.93%,义务教育学校学生家长满意度98.37%,评估分值位居全省前列。

  均衡,没有终点
  按要求,到今年年底,我省90%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都将实现标准化办学。但城区校人满为患、农村校生源不足仍是普遍现象,把孩子“”进名校依然是很多家长绞尽脑汁想办的事。教育均衡只能是看上去很美?
  作为中心城区,梅列推教育均衡有其优势,很多做法也并不新鲜。但看过其城乡学校,还是让人欣慰。
  首先是动真格。这个财政并不富裕的山区,除了落实法定的教育投入“三个增长”,还自加压力,将生均公用经费在省定标准的基础上每人每年提高150元,教师继续教育经费按财政规定的教职工工资总额2.5%的上限纳入财政预算。公办义务教育学校100%接收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
  梅列推行的教育管理精细化让人印象深刻。且看细节:东新小学多数学生家长没时间接孩子放学。这学期开始,学校空地上就多了红黄蓝三条线。每到放学时间,全体同学打破班级年级界限,按回家的不同方向,沿三条线排成路队有序回家,沿途有值日老师督导。而对农村寄宿学生的关照,也细到为他们配备基本所需的生活用品十件套。
  对我省尚未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评估的大多数县(市、区)来说,突破薄弱环节、补齐短板需快马加鞭;对已通过评估的县来说,也没理由自满,因为已实现的只是基本均衡。而我们的期盼是,让每个孩子都绽放光彩。
  教育均衡,没有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