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悔的职业选择
我与《中国交通报》的缘分始于1985年5月。那时,我被借调到福建省交通厅办公室工作,第一次看到了《中国交通报》。时任办公室秘书、不久后升任办公室副主任的沈岩正在筹建中国交通报社福建记者站,他告诉了我关于《中国交通报》的一些情况,引起了我很大的兴趣。不久,福建记者站经批准正式成立,我也成为了一名驻站记者。
“大考”之后很快上手
担任记者后,我做的第一件“大”事是采编一期介绍福建交通的专版。这对于刚入行的我来说,真是既激动又手足无措。“激动”是因为我可以作为记者发表文章。“手足无措”是因为一开始就是一整版的文章,还要求图文并茂。幸亏当时的责任编辑耐心指点,稿件几经沟通修改,总算见报了。现在看起来,还真是勉强凑合。但也因为通过了那次“大考”,我对新闻行业和记者工作有了新的了解。此后,我见报的稿件越来越多,信心也越来越足。从1986年到2009年我退休,20多年来,在每年的见报稿件考核中,我的总分一直保持在全国驻地记者前10名,曾经连续3年忝列榜首,1997年还被评为中国交通报社十佳记者。
为地方交通发展鼓与呼
记得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报社组织我和大连站的张爱玲、秦皇岛港站的王文斌一起前往西藏采访。
此次异地采访,虽然时间短促,前后只有7天,却让我亲密接触了西藏文化,对藏传佛教的历史、藏民的习俗有了新认识。从拉萨出发,翻越羊卓雍湖、荒漠高原,遥望珠穆朗玛峰,抵达日喀则,一路上我们不仅领略了西藏高原的壮美,更为交通人甘为“铺路石”的精神感动。记得那次采访之后,我们写了一篇反映养路工工作、学习、生活的文章,呼吁全国交通系统共同支援西藏公路部门,切实改善、提升养护工人的生产、生活环境,提高待遇。不知道那篇文章是否引起了有关部门的注意,但我知道的是,后来国家向西藏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注入了极大的人力物力。
十几年后,我有幸再次来到西藏。我到林芝,到山南,再到拉萨,看到的都是平整、顺畅的公路。仅仅十几年,西藏的交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年采访西藏交通人的艰辛、拼搏、愿景,如今化作通天大道。如今我已退休,回想起当年曾为西藏交通发展尽了绵薄之力,也算是个美好的回忆吧!
知识面越来越开阔
在报社工作这么多年,正是各版编辑的热情、专业、诲人不倦,使我从一名门外汉转变成小有名气的记者,以至于我退休仍有人聘请我担任主编,创办了2本杂志,退而不休。
我特别感谢四版编辑,正是他们的约稿,让我有机会深入了解福建交通的过去和现在,至今仍受益匪浅。
为了写好《中国近现代航船:从马尾驶向未来》这篇专稿,我不得不学习福建航运史,一次次采访“马尾船政”的多位专家,搜集了大量资料。如今,我的书柜里仍然保存着大量的资料。
采写《福宁高速路呵护古遗址》这篇专稿时,我多次跟随考古队员深入现场,一次次攀爬在荒郊野岭。建于1400多年前的后唐闽国时期的福鼎分水关古城墙;位于霞浦县砂头村的宋代摩崖石刻、洲洋村的清代古墓葬浮雕、老蛇山遗址等都留下了我的足迹。
采写《座座彩虹跨闽江》这篇专稿时,让我有机会系统地学习了福建桥梁史。跟随时任报社摄影部主任吴卫平拍摄福建古桥梁的时间虽然很短,却让我对摄影有了新的认识。自那以后,我便尝试着把我的感受融入到影像中。在拍摄漳龙高速公路时,为了选取一个好角度,我连爬了好几个山头,有一次还从山上摔下来,差点连照相机也摔坏了。
光阴似水,一眨眼20多年过去了,我的记者生涯也结束了。在《中国交通报》创刊30周年之际,我与《中国交通报》相随相伴的诸多美好画面又浮现在眼前,几多欢乐,几多辛苦,但更多的是怀念和感恩。
(郑强平 作者曾任中国交通报社福建记者站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