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新疆和田维吾尔族青年的“梦幻石油路”

18.06.2014  16:16

中新社克拉玛依6月18日电 题:新疆和田维吾尔族青年的“梦幻石油路

中新社记者 陶拴科

无论哪个民族,什么性别,只要努力,尽自己最大的能力把本职工作做好,我们都有机会在平凡的岗位上成长成才。”新疆和田维族青年肉孜麦麦提·巴克说。17日下午,他用流利的汉语在上千听众面前举行一场演讲。

20余年间,曾对汉语一窍不通的维族“巴郎”,学会汉语基本术语、专业用语,取得汉语水平八级证书,被特聘为克拉玛依市第三中学“普通话宣传员”,更在作为克拉玛依油田工人的本职工作岗位上,赢得不少荣誉。

1991年,15岁的肉孜麦麦提考入石油技校,成为新疆和田县巴格其乡第一位跳出农门的巴郎子。三年的技校生活让肉孜麦麦提学到了更多的新知识,结识了新伙伴。3年后,他被分配到新疆克拉玛依重油开发公司,成为一名采油工。重点攻克汉语的日子也由此开始。

两年过去,肉孜麦麦提已升任克拉玛依油田655号站站长。责任、信任与肯定让他干劲更足。1999年,他在克拉玛依市局首届少数民族职工技能比赛中获冠军。逐渐成长为技术骨干的他却迫切感到文化知识上的不足。

此后十年间,肉孜麦麦提通过不间断的学习,先后取得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校经济管理专业大专学历、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石油与天然气开采大专学历、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石油工程本科学历。

知识为肉孜麦麦提打开一个全新的世界。他自建红柳网站,先后获得中油股份铁人先锋号、中石油技能专家、局级青年技术能手、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技术能手称号,赢得重油公司青工比武单项和全能第一名、新疆石油管理局第一届少数民族技术比武冠军,2007年,共青团中央、国家民委、全国青联授予他“全国各族青年团结进步优秀奖”,是油田公司员工目前在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活动中取得的最高荣誉。

肉孜麦麦提认为,自己对知识的热爱源于担任教师的父亲的熏陶。他还回忆说,由于性格文静胆小,小时候在村里也常遭小朋友欺负。“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我们不要光是抱怨,要自己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正确面对困难和问题”,他认为,“无论哪个民族,什么性别,只要努力,尽自己最大的能力把本职工作做好,我们都有机会在平凡的岗位上成长成才,企业给我们每个人创造的机会都是平等的。

目前肉孜麦麦提所供职的中石油集团已将他自强不息、岗位成才的故事通过报告会等形式讲述给该企业百万员工。(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