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福建泰宁:百米桥灯闹新春

14.02.2019  20:35

  新华网福州2月14日电(程立葳)13日晚,夜幕刚刚降临,福建泰宁县市民广场前人头攒动,大家在等待的,是那长长的桥灯队伍。这是当地春节必不可少的传统节目,千年来寄托着当地人对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美好生活的祈愿。如今,随着当地人生活的富足和旅游业的发展,桥灯民俗又被注入了新的时代元素,成为游客感受泰宁文化风情的一项重要活动,为这片古老的土地带来新的活力。

  泰宁桥灯,最有名的当属上青桥灯,至今已有1200余年历史。据泰宁桥灯协会杨坤林老师傅介绍,上青桥灯是客家人迁徙至泰宁时,由中原地区传入的。上青乡的村民,几乎人人会舞桥灯。

  现在的桥灯,前有龙头后有龙尾,而中间龙身,是由数百条长板凳首尾相连而成,每张板凳上装有4个圆桶形灯笼,有红、绿、白多种颜色,每个灯笼插一至二根蜡烛。板凳长约1.5米,宽0.2米,两头各凿一个方洞,用安有托板的木棍前后拴连,既能节节相连,每节又可灵活转动。每张板凳即一桥,一般一户一桥。

  游灯是一项体力活,除了长时间行走,队伍在突然前进和转弯时,撑灯人都要用尽全力,确保板凳前后的连接处不被拉断。因此,游灯时都是全家老少齐上阵,撑灯累了,就换人继续。

  杨坤林介绍说,在桥灯初始传入泰宁时,桥灯的灯笼是由人手提着走。泰宁是山区,如果提着灯笼走,人在行进或转弯时桥灯形态不够齐整好看,为了行动方便,桥灯就慢慢改进转化成现今这样用板凳托举的形态了。

  据泰宁县委宣传部副部长林南发介绍,每年的正月初三、初五,泰宁县都会组织桥灯队伍到泰宁县市民广场游灯。而最热闹的还属正月十三、十四、十五这三天,由民间自发组织的桥灯队伍会从各乡镇来到县城游灯,场面蔚为壮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