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东南网2015.4.3:新常态下,大学生就业有了新三观
日期:[ 2015年04月03日 星期五 ] | -- 视点 -- | 版次:[ 09 ] |
新常态下,大学生就业有了新三观
本报记者赵锦飞 实习生 黄凤婷 陈云花/文 游庆辉/图
学子们在仔细研究报纸上的招聘信息。
网络上,近来有两个热词:新常态和749万。新常态指的是国家经济换挡减速,增速从过去的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749万指的是今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比去年增加22万人,就业形势依然严峻,过不久就是毕业季,这个数字牵动千家万户。2015年,我省省内高校和省外高校福建生源高校毕业生数量预计达26.6万人,增幅2.5%。
新常态下,新增就业岗位存在不确定性,749万大学生就业难度可想而知。据有关统计,每年约有25%的应届毕业生在毕业之前不能找到合适岗位。在双重压力下,大学生就业如何适应新常态,就业的新常态又在哪里,记者近日走访了我省几家高校,发现了一些大学生就业新动向、新亮点。
放下身段,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渐行渐近
来自教育部、人社部的数据显示,我国每年需要就业的人员大约有2500万,尽管我国劳动年龄人口从2012年起已经开始下降,但劳动力供给仍处高位。经测算,到2030年左右,我国劳动力将一直保持在8亿人以上,就业的总量压力长期存在。
“经济增长率与就业率是正相关关系,一定的增长速度才能产生一定数量的就业岗位。随着经济步入新常态后,就业总量不确定,经济结构在调整,给就业市场带来了挑战,而大学生毕业人数仍不断增加,因此需求与供给的结构性矛盾将更突出。”中国海峡人才市场人才服务中心主任施维平说。
在此背景下,就业和择业成为一道摆在大学生面前的两难选择题。记者随机采访了我省一些高校,许多大学生很纠结,先就业,又怕捡了芝麻丢了西瓜;要择业,心仪的工作并不好找,挑挑拣拣最终可能毕业即失业。
来自龙岩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市场营销专业的应届毕业生耿阳阳很“现实”,今年1月,他通过校园招聘进入厦门青岛啤酒东南营销公司,目前月工资2100元。耿阳阳说,他的职业规划是从事市场营销,虽然当啤酒公司业务员代表,工资不高,发展空间不大,但是他觉得这工作很锻炼人,积累经验后可一步步提升自己,因此他毫不犹豫签约。“先就业后择业,填饱肚子再图发展。如果大学毕业后再啃老,我心里迈不过这道坎。”
据悉,耿阳阳所在的班级共100多人,与耿阳阳一样,大家都根据职业规划选择先就业。目前,共有60多名学生选择就业,大多流向民营企业。
“先就业再择业,先生活后发展。”这是福建对外经济贸易职业技术学院国际商务专业毕业生李朝红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她希望自己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国际市场营销员,但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刚毕业时,她先进入马尾一家电子公司,公司实行两班倒的排班制度,经常需要通宵加班。“每次通宵到次日七点下班时,感觉如释重负。”李朝红说。之后,她又从事过导购员、风投公司投资顾问等工作,最高工资只有2000多元。微薄的工资在付完房租水电费后,所剩无几,她成了名副其实的“月光族”,最惨时连续几个星期稀饭配萝卜。
“我出生于农村家庭,如果一味等待就业,不仅不能减轻家里的负担,日常生活费还需父母提供,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先就业,可以积累一定工作经验,培养沟通协调能力,长期失业的大学生就业将更加困难。”李朝红说。
在职场摸爬滚打几年后,李朝红获得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和人脉资源,便与同学一起从事跨境电商,主要向欧美地区出售服装配饰,创业终获成功,目前每天营业额200多美元。
记者调查了闽江学院、福建师范大学等一些高校,与耿阳阳、李朝红一样,许多大学生放下身段,不再眼高手低,先就业后择业成为一种新常态。
施维平说,就业形势倒逼大学生转变观念,从精英走向大众。目前,大部分大学生都能渐趋理性,不再迷恋于体制内工作,更倾向于能够发挥自己特长的工作岗位。根据海峡人才市场10多名就业专员入校调查,大部分大学生都能接受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
“大学生需要改变的一个观念是,大家都说体制内才是好工作,其实不然,合适你的工作才是好工作。”施维平说,“独立性和成长性,是大学生就业考量的重要因素,就业并非从一而终,也很难一步到位,要在工作中锻炼自己。先就业提倡大学生要根据社会的需求、自己的实际能力去找相应的工作岗位,定位准确,并非盲目攀高,也并非盲目就业。”
创业是新常态,校园内大学生创业蔚然成风
3月20日,记者见到福建师范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大二学生许少建时,着实被他的气场惊呆了。开着自己购买的小车,同学们都叫他“许总”。
去年5月,许少建和社会资本合作,出资50万元成立了艾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与武夷山一家线下茶商合作,以O2O的模式介入电商领域。他的团队目前有11位大学生,来自福建工程学院、福建师大协和学院等,大家月工资都有一两千元。
当日,许少建的网店销售额超过了500多单,产品供不应求,他的目标是今年利润能达到50万元。“我高一时候经济就独立,从卖联通电话卡开始,赚了第一桶金。创业是一件很享受的事情,目前网店开在淘宝、阿里巴巴等电商平台,未来准备进军微信、微博,依托移动互联网开微店。”
与许少建一样,“90后”陈威也是依托互联网创业,他曾受邀参加乌云安全峰会、中国互联网安全大会等,今年年初获得“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称号。目前,这名IT技术男开始进军互联网安全领域,创建了网络安全网站“91Ri.org_我的安全攻防指南”。他的创业团队有17个人,在校生有3个人,专门为服务对象提供网络安全保障。“创业路就在脚下,下了水才知道怎么游。”
记者了解到,像许少建、陈威这样的创业大学生并不少,而且创意纷呈,动漫、软件开发、摄影等都有。
福建师范大学学工处就业办张立老师说,创业已经成为不少大学生的就业选择,以创业来带动就业。这几年来,创业人数不断增加,在2014年学校就业质量报告中,灵活就业(含自主创业)的毕业生占2.33%,学生注册26本工商营业执照。2014年5月,学校曾做过统计,“互联网+”成为大学生创业的新常态,学生注册网店超过260多家,月销售额超过300多万元。
“创业已经成为大学生一种新的就业观念。现在这一群体比例还不高,但他们有知识、技术和激情,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这一群体将越来越大。”张立说。
新考证观,从数量回归质量
考证热,一直在高校高烧不退。四六级证书、会计证、教师资格证、计算机等级证书……各种证书颇受欢迎。从去年开始,国务院取消了125项由国务院相关部门设置的职业资格认证,那么高校考证热退烧了吗?
记者采访了闽江学院、福建师范大学、龙岩学院等高校,在就业压力下,考证热并没有随着职业资格认证改革而降温。许多大学生为了给就业增加砝码,成为疯狂的“考证一族”。
2013年毕业于江夏学院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的小李,已在福州工作两年了,当回忆起在大学时考证的情景时,面露苦笑。她说,除了英语、计算机等通用证书外,她还考了保险从业资格证、银行从业资格证、会计证等职业资格类证书。但是,目前的工作根本用不上这些证书。
施维平说,考证存在盲目跟风现象,许多大学生考了跟自己职业规划无关的证书。一本简历,用人单位主考官最多浏览30多秒,更看重的是与职业匹配的证书,而不是证书的数量。“就业市场上,大多公司对名目繁多的各类证书并不感冒。”
记者观察到,随着国家职业认证改革的指挥棒一转,考证呈现出冷热不均的现象。如教师资格证、司法考试、会计证这些含金量高的证书,大学生依然追捧;对于可有可无的一些证书,大学生渐趋理性。福建技师学院副院长徐光荣说,我们的学生以前大多要参加课外职业培训,证书到手心里才踏实,现在学生毕业后一般只有毕业证书和技师等级证书,但每年900多名毕业生仍供不应求。就业市场已经对证书做出了判断,证书并非越多越好。
“市场上一些职业资格已经取消,而且改革还将继续,学生的盲目跟风热有了改变,大家都能理性对待职业资格考试,根据兴趣、职业考一些实用的、含金量高的证书。”张立说,“考霸现象越来越少,证书从量回归到质。”
福建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国家职业指导师黄宁莺说,新常态对大学生就业既是挑战,又是机遇。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产业进入中高端,带来高端就业岗位的增加,自贸区、互联网、新媒体和创意类等新领域工作机会不断增多,为大学生就业提供了条件。新常态对知识技能的需求更高,教育结构与市场需求相匹配,新考证观正契合这一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