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出台新型城镇化规划 2020年除福厦岚外全面放开落户限制

17.06.2014  10:29

    新华网福州6月16日电(记者 谢丹)今日上午,福建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全文公布了《福建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详细阐明了福建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方向、目标和战略任务,到2020年,福建省约有2700万人都将成为城镇常住人口,城镇化率预计达到67%。

    按照《规划》,福建除了福州市区、厦门和平潭综合实验区外,将全面放开其他地区的落户限制,有合法稳定住所,与居住地用人单位依法签订劳动(聘用)合同(或依法持有工商营业执照)的人员及其父母、配偶、未成年子女,均可将户口迁入居住地。福建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称,福州、厦门、平潭三地将根据综合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以就业年限、居住年限、城镇社会保险参保年限等为基础,因地制宜制定具体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标准。

    《规划》明确了六大任务,要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优化城镇化布局形态,强化城镇化发展产业支撑,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创新城镇化发展体制机制。

    据了解,当前福建省各地的城镇化水平参差不齐,沿海城市中厦门的城镇化率已经高达88.6%,高居全省首位,这个指标与国际先进城市相比较也不落下风,但省内有些地方的城镇化水平只有49.4%,意味着在城镇化的进程中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如果单纯以城镇化率来评价城镇化水平的话是不科学的,即便是城镇化水平已经很高的厦门仍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福建省发改委副主任、新闻发言人孟芊表示,在整个城镇化的进程中,城镇化率的数据只是评价指标之一,政府和群众真正关心的是,更多的人口在进入城镇后要能享受到与城镇人口相同的公共服务,这就需要城市公共服务与城市人口相匹配。目前最核心的两项工作一是就业,二是教育,“要让农民进城有工作,更要让他们的孩子享受到同等均衡的教育。更长远的目标是要逐步实现户籍常住人口与非户籍常住人口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

    另一方面,城镇化要如何发展?孟芊告诉记者,因为福建产业基础总体良好,因而基本上不存在“有城市无人口”的窘境,而全省在推进城镇化的进程中也必须要以产业为支撑,否则只会造就“空城”、“鬼城”。

    事实上,《规划》中也专门有一章要求“强化城镇化发展的产业支撑”。孟芊表示,《规划》中提出了各地在在新型城镇化的道路上要培育特色的产业体系,推动产业结构向高端、高效、高附加值转变。

    到2020年,除了全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将达到67%外,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将达到48%左右。 《规划》指出,届时,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接收随迁子女比率将达95%;城镇常住人口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超过90%;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将达98%;城镇保障性住房常住人口覆盖率将超过25%。

    相关报道:

    闽“强镇扩权”有望年内启动 重点培育“小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