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闽企百家争鸣 挂牌企业达到了100家

06.09.2015  09:55

   新三板闽企百家争鸣

  9月6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王永珍 谢贤伟 通讯员 陈晨辉)

  A股IPO暂停,不少企业纷纷转战新三板,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数量井喷。7月,新三板挂牌企业数量突破3000家,超过主板规模。

  在红红火火的新三板市场,“福建板块”引人关注。8月18日,随着9家闽企在全国股转系统集体敲钟,福建在新三板挂牌企业达到了100家,形成闽企“百家争鸣”的局面。

  登陆新三板,挂牌企业收获几许?在这个资本平台上,企业还可以做些什么?近日,省发改委召开福建企业新三板座谈会,针对我省中小微企业登陆新三板之后如何进一步借力、用好新三板等问题,邀请全国股份转让系统公司专家、做市商、银行、新三板基金等机构与我省挂牌企业面对面交流,记者走进会场,访问参会业者专家,探寻利用资本市场做大做强之路。

   吸引资金利器

  近日,融信租赁接连发布公告称,计划通过“爱财网”、“点融网”的交易平台转让应收租金债权,分别融资1000万元和5000万元,以补充业务扩展所需的流动资金。从意向合作到资金入账,短短三十几天内即完成首单业务。

  “如果没有良好的信用等级及规范、透明的经营管理,融资租赁企业很难在互联网金融领域进行应收租金债权转让。正是通过新三板挂牌上市,我们建立起了多样化的资金募集渠道。”融信租赁副董事长王丁明坦言。

  作为全国首家登陆新三板的融资租赁企业,融信租赁今年1月22日开启做市交易后,表现格外抢眼:相继入围三板成指和做市两只新三板样本股;齐鲁证券、国信证券、中信证券、国泰君安等7家券商先后从二级市场买入,做市商由初始的4家增至11家,股东人数由初始的4个暴增至600多个;上半年,在新三板做市企业中总成交额排名第二,换手率441.18%,排名全市场第一。至8月17日,总成交额已达23.27亿元。

  资本市场表现活跃的背后,是融资渠道的迅速扩大和业绩的大幅提升。

  首期通过资产证券化将117份租赁合同打包融资,募资2.07亿元;继全国融资租赁资产交易平台授信6亿元之后,通过租赁资产收益权转让方式,在互联网金融平台快速、灵活地获得了资金……“资金渠道单一是融资租赁业发展的最大瓶颈。过去我们只能等待银行端,现在还可借助新三板平台,根据市场需求进行灵活多样的资金匹配。今年公司资金储备超25亿元,银行授信占比由之前的90%降至40%。”王丁明说。

  凭借充足的资金配置,融信租赁的业务已覆盖至全国26个省份,累计客户数超2000家,今年上半年实现利润1760多万元,同比增长113%,远超行业整体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