掘金新三板厦门资本衔枚疾进 目前挂牌厦企达45家

23.12.2015  12:43

  在经历了几年不温不火的行情后,随着国家政策红利的不断释放,新三板(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今年突然迎来了爆发期,成为中国资本市场炙手可热的焦点。数据显示,今年来,全国新增挂牌企业已达3000多家,总挂牌数即将突破5000大关。

  新三板的财富效应,也激发了厦门各路资本的极大关注和跟进。导报记者昨日调查发现,在这波浪潮中,不少厦门企业也纷纷抢搭快车,目前厦门挂牌企业已达45家。

  抢搭快车 挂牌企业已近5000家

  不管是企业,还是券商,或者是各类投资者,如果见面不谈新三板或者对新三板还有疑虑,那一定会被认为是OUT了。

  新三板即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是继上交所、深交所之后第三家全国性证券交易场所,定位于为创新、创业、成长型中小微企业提供股票公开转让、融资及资产重组等服务。

  新三板最早发源于北京中关村,主要是一些相对高科技的企业。2012年,新三板扩大到4个国家级高新园区,项目来源大大扩展。2013年底,证监会宣布新三板扩大到全国,对所有公司开放,宣告了新三板市场正式成为一个全国性的证券交易市场。

  新三板究竟有多火,从今年挂牌公司的火爆程度就可见一斑。

  截至12月22日,新三板挂牌公司已达4936家,按照目前的挂牌速度,在2015年结束时,突破5000家大关已没有太大悬念了。

  而且,在股转系统上,还有1545家企业处于在审状态,除此之外,还有6000家左右拟挂牌企业已与券商签约,蓄势待发。

  而在今年年初,新三板挂牌企业数量还仅为1500多家;而历史更长的A股上市公司数量,到现在也尚未超过3000家。

  在这波热潮中,厦门企业显然也是不甘寂寞,纷纷出动,希望搭上挂牌新三板这一资本市场的快车。“去年是求着他们挂,现在业务都忙不过来。”厦门一位主办券商坦言,很多企业着急着要上,一直在催进度,由于项目太多,他们也适当调高了自己对企业的接纳门槛。

  导报记者查询获悉,截至目前,正式在新三板挂牌交易的厦门企业已经达到了45家,此外,还有二三十家正在排队等候之中。而目前厦门A股上市公司经历了十几年的发展,也不过才33家。

  厦门新三板挂牌企业中,不乏新媒体第一股飞博共创这样的草根企业,也有知名投资人蔡文胜领衔的隆领投资等业界佼佼者。

  身家暴增 新三板成富豪“制造机

  方兴未艾的新三板,与A股市场一样,也成了资本市场造富效应的发祥地。

  6月初,厦企点击网络在新三板挂牌上市,迅速成为一匹业界黑马。随后,点击网络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不仅完成了一系列同行并购,还吸引了福建首富陈发树和知名天使投资人蔡文胜等人的战略入股。

  点击网络80后掌门人蔡立文在名气上升的同时,身家也出现了爆发式增长。以该公司前日收盘价计算,此前还籍籍无名的点击网络市值已经高达近10亿元,蔡立文身家也暴涨至5亿多元。与此同时,该公司数十位持股员工也因此成为身家超千万或者百万的富翁。

  另一家厦门挂牌公司福慧达果蔬股份公司,9月开始公开转让,以最新的转让价计算,该公司实际控制人郑晓玲家族的身家已经超过了10亿元。

  不过,交易活跃度和流动性仍然是新三板面临的窘境。不少企业挂牌新三板后便悄然无声,几乎被人遗忘,由于自挂牌后就没有交易记录,更是被称为“僵尸股”。

  有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新三板有60%的股票尚没有成交,市场上有超过2800家无融资、无交易、无并购重组的“三无”企业。导报记者查询获悉,这一现象在厦门挂牌企业中亦不鲜见。

  有业者分析,如果分层制度出台以后,这些企业极有可能被新三板抛弃,出现退市狂潮。

  据了解,截至目前,新三板已经有33家企业摘牌。而与新三板类似的美国纳斯达克成立23年来,上市企业中已经有1.3万家退市,每年摘牌企业在300-1000家。同比之下,新三板企业还有相当大的退市空间。

  资本躁动 财富效应引来各路大佬

  新三板的赚钱效应,毫无悬念地引来了各路资本的追逐。无论是私募基金还是投资大佬,都以砸下真金白银的方式,表示了对新三板前景的看好。

  导报记者了解到,在厦门,已经有不下10家的本土投资机构推出了针对新三板的投资基金,像中龙杭川、乾方金融、金拾集团都有各自特色产品,投资对象从挂牌前的原始股权,到一级半的定增市场,甚至直接到二级市场寻找标的。

  而更多的外来基金也纷纷来到厦门安营扎寨,一些信托公司和证券公司也纷纷以信托计划或者资管计划的方式,介入到新三板股权投资之中。

  机构之外,投资大佬也纷至沓来。比如,在A股市场长袖善舞的福建首富陈发树,今年来便在新三板市场频频出手,以定增的方式悄然卡位。

  今年4月,陈发树出资认购另一家新三板上市公司盈谷股份的500万股。8月,又出资3600万元战略入股新三板企业厦门点击网络,取得该公司11.76%的股权。

  如果以认购价和最新收盘价对比计,陈发树这两次入股的账面收益已经高达近亿元。

  新三板的吸金效应从一个侧面也可以体现。数据显示,年初至今,新三板企业定增融资金额达1148亿元,已经超过了同期创业板892亿元的定增规模。

  在二级市场,由于新三板对个人投资者设立的门槛还是比较高,需要500万元金融资产,所以个人投资者数量并不多,交易仍不够活跃。

  不过,业内人士建言,不管是当前还是长期,个人投资者都应该主要以购买基金的方式来间接参与新三板,而不是直接到新三板开户。

  原因在于,新三板很多是科技创新型企业,业绩波动大,导致估值难度更大,投资风险也比主板更大。

  背景

  政策红利释放激发市场热盼

  11月20日,证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发展的若干意见》,这一被业内人士普遍解读为“政策红利”落地的意见,也进一步激发了市场对新三板市场的期待。

  其中,意见规定,新三板将对挂牌公司实施基础层和创新层的分层方式,并计划于2016年年中正式实施。

  “未来分层制度的落地将使新三板流动性显著增强,市场分化更加明显。”业内人士分析称,分层落地直指新三板供需失衡的症结,通过将差异巨大的众多新三板挂牌企业按标准分类,将政策资源、流动性资源更好地聚集于更为质优的挂牌企业。

  另一个投资者关注的流动性问题也有望迎来改善。根据意见,虽然现阶段政策暂时不降低投资者门槛,但也暗示着,条件成熟的时候,一定会降低门槛。与此同时,还将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入市,让公募、私募基金入场。

  有业内人士认为,未来,市场分层会吸引公募基金入场,大幅增加市场流动性,对企业融资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同时,创新性交易制度如果在创新层推出,将使新三板在未来和主板、创业板并驾齐驱。更值得期待的是,新三板转板细则不排除2016年将出台,从而打通新三板与创业板之间的部分资金流动壁垒。

  不过,在“新三板教父”程晓明看来,新三板不是主板的后备队,而将是中国最大的交易所。未来新三板的主要工作,一是放开上市节奏,高速扩容;二是加大退市力度,通过退市来倒逼上市、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海峡导报记者 张顺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