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攻坚从公车之变开始

19.07.2014  08:28

中办、国办发文启动改革开放以来最大力度的公车改革,取消副部级以下领导干部用车和一般公务用车,改为发放公务交通补贴。公车改革从上至下,中央机关率先垂范,引来一片叫好声。

公车改革又成热点并不偶然,在所有权“公有”,使用权“私有”的诸多物件中,“公车”是老百姓视野中最常见的一种,滋生腐败、浪费资源、不公象征、拥堵祸首、雾霾主力……老百姓早给它们定下了五宗罪、十宗罪。

公车制度并非带着原罪而生。按照列宁90年前的想法,为了推翻“人人为自己,上帝为大家”这个可诅咒的准则,给那些一心“为大家”的人配备一些服务人民的便利工具,无可厚非。只是时光流逝,随着经济增长,公车越来越奢华,有些人习惯了“屁股底下坐栋楼”去“为大家”,忘了列宁当年是站在装甲车的踏板上赶到斯莫尔尼宫出席工农兵苏维埃的。

从一个良好的愿望出发,到今天全国公车采购费用支出占政府采购的四分之一,中央国家机关公车购置营维占中央本级“三公”经费支出的六成,每年消耗巨款究竟什么原因?说到底,还是因为“为大家”和“为自己”之间少了一道隔离墙,车虽姓“”,但口不能言,轮不自主,无法拒绝被人私用。

这次公车改革,祭出的“取消、补贴、拍卖”组合拳可操作性很强,但也无须讳言公众存在不少疑虑,比如担心取消专车后,领导干部的交通补助过高,有变相加薪之嫌;害怕公车拍卖价格太低,公务员得利。总而言之,是担心个人得到了好处。

为什么可以听任每年花费数万、数十万元养一台公车,有一些网民却难以忍受把这个费用的十分之一补贴给个人?说到底,还是那个“为大家,为自己”情结在作怪,在一些人的潜意识里,只要是“为大家”,花费再多,浪费再惊人也不为过。今天我们站在深化改革的又一道关口前,最迫切的需要是为市场经济立规,让“”、“”的权利界限不再模糊。有国际舆论质疑中国反腐败会影响经济增长,如果经济增长意义真的仅止于此,那就不会是大多数民众所要的增长。

公车改革毅然起步,发出了改革再度攻坚的号令。多少年后回首,我们可能会发现,公车改革最值得珍视的成果,并不是省下来的若干亿元行政费用,而是它确立的一个原则:即便“为大家”,也要明算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