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安甘棠一家5口食用2斤河豚中毒

18.11.2015  18:15

   宁德网消息(记者 吴宁宁 通讯员 施建曦) 虽然河豚有毒几乎人尽皆知,但其美味总诱得不少食客“铤而走险”。近日,福安一家5口人自诩以前“没有宰杀直接煮食小河豚都没事”,于是一起吃了2斤多约3厘米长的小河豚,结果发生中毒,其中4人被送进医院抢救。目前,他们已陆续康复出院。对此,医生提醒,河豚毒素毒性比剧毒的氰化钠还要高1250多倍,0.5毫克即可致人于死地。如果抢救不及时,中毒后最快可在30分钟内死亡。

   一家5口食用河豚中毒

   食用小河豚仍有中毒危险

  11月10日中午,家住福安市甘棠镇的老郑在赛江里捕捞到2斤多小河豚,每条大概3厘米长。“过去我们都吃过河豚,如果是小河豚还是没杀就直接煮了吃了,都没出过事。”老郑说,因此,当时一家人也没多想,经过简单宰杀烹饪后,老郑夫妻、老郑母亲,以及老郑的儿子和女儿一家5口人就把这2斤多的小河豚一起吃完了。

  没想到,5个小时后,老郑一家人陆续出现了口唇和手脚麻木、四肢无力等症状。除了老郑的母亲因吃得最少,症状轻微,未到医院治疗外,其余4人都被送到福安市医院就诊。后因病情严重,他们被转诊到闽东医院救治。

  “急诊科收治进食河豚中毒时有发生,但老郑一家进食这么小的河豚鱼中毒还是第一次遇到。”据闽东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刘文威回忆,老郑的妻子、儿子、女儿症状相对较轻,当时经洗胃、清除毒素、导泻等急救治疗后,观察无大碍,随后陆续出院。而老郑的情况比较严重,他吃得最多,而且还喝了酒,酒精可能促进了毒素的扩散。老郑被送到医院后,经过气管插管、接呼吸机辅助呼吸、积极血液灌流吸附毒素等抢救治疗后,才逐渐恢复自主呼吸,已于日前康复出院。

  “河豚毒素是小分子量、非蛋白质的神经性毒素,其毒性比剧毒的氰化钠还要高1250多倍,0.5毫克即可致人于死地。”刘文威提醒,尽管小河豚所含毒素量相对较少,但进食后仍有中毒危险。

   河豚中毒最快30分钟死亡

   不要为了尝鲜而冒险

  “近年来,我们急诊科时有吃河豚中毒而入院治疗的病人。他们都抱着侥幸的心理,认为不会那么倒霉。”刘文威表示,河豚味道鲜美,却有剧毒,而且河豚毒素化学性质稳定,要经100℃处理24小时或120℃处理20~60分钟方可让毒素完全破坏,在烹调过程中,河豚毒素是很难除去的,未经专业处理不可食用。

  “河豚毒素中毒潜伏期越短提示病情越重,短至30分钟,长至3~6小时发病。如果抢救不及时,中毒后最快可在30分钟内死亡。”刘文威提醒,食用河豚后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身体部分或全部麻木、眼睑下垂、四肢无力行走不稳、肌肉软瘫、腱反射消失、呼吸困难、急促表浅而不规则紫绀,血压下降,瞳孔先缩小后散大或两侧不对称、言语障碍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吃河豚中毒严重者会呼吸、循环麻痹,有可能会在短时间内死亡。

  刘文威还告诉记者,不仅仅是河豚,一些市民还喜欢生吃鱼胆、蛇胆来清热解毒,但是鱼胆、蛇胆也是有毒的,如果生吃,就有中毒的危险。因此,他提醒市民不要为了尝鲜而冒险去吃这些带毒素的食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