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鼓励,让国庆旅游更“文明”

29.09.2015  11:42

  国庆长假即将拉开大幕,旅游的热潮逐渐升温。当海量的市民涌入景区带来强大消费活力的同时,也带来了种种文明问题。这个时候,“文明旅游”已然成为网络热议的高频词汇,是一个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

  乱扔垃圾、随意插队、随地吐痰、乱写乱画、如厕不冲、衣衫不整、缺乏礼让、用餐浪费……在黄金周变成“黄金粥”的火爆场景下,诸如此类的陋习屡见不鲜,不仅破坏了景区的环境,也给个人形象抹了黑。如何规范旅游中的行为,戒除陋习,还景区一片清静,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深思。

  做文明游客,创文明景区,这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一直备受关注。为了营造更文明、和谐的旅游环境,国家也相继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譬如建立游客不文明档案、“任性”将被拉黑等等,对游客有违公德的陋习,上升到法律层面加以约束,促使国人的道德意识和文明程度不断提升。

  然而,文明不仅仅需要靠别人的监督才能维持,文明更需要靠人们的自律。曾经看到这样一则消息,去年国庆期间西安市临潼区文明办在兵马俑、华清池等景区启动“垃圾换水·唤回文明”活动,游客只需将旅途中随手产生的垃圾带出景区,便可在景区外设置的免费换水点兑换一瓶矿泉水,颇为感慨。这样的创新之举,不仅让游客得到实惠,也提升了垃圾回收的社会认同,是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的有机结合,更是一种文明互动,唤回游客的文明自觉。

  诚然,面对旅游中游客屡禁不止的不文明行为,景区除了抱怨、张贴命令式的禁语外,更应该在如何有效引导上多下“功夫”,让管理更为精细化和人性化。值得欣慰的是,眼下全国不少景区都尝试推出类似“垃圾换水”的激励措施鼓励游客文明出行。如江西萍乡武功山开展了“收集垃圾兑换纪念品”活动;而邢台市的天河山景区则是联合多个旅行社开展“文明游客”评选活动,对游玩过程中涌现出的文明游客进行奖励。虽是一份小礼品,并没有多少物质上的价值,却让榜样的力量在鼓励式的教育中充分彰显,从精神层面上激发人的道德感,催生更“美丽”的社会文明。

  文明习惯的培育、更新是个长期的过程,也离不开“文明对文明”的互动。基于此,倡导文明出游,我们不仅要敢于曝光种种不文明的行为,更要懂得适当宣扬,与其念起“紧箍咒”穷追不放,不如从方便游客角度多交流协作,鼓励其做到更好。相信有了文明素质的奠基和支撑,我们每个人过节的路途会更顺畅,过节的心情会更舒心,过节的风景也会更怡人。(涵江区文明办 朱秀花)

福建日报评论员:团结奋斗办好福建的事情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文明
让文明礼让风气蔚然成风
  中国自古便被世人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