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让“有福之州”更有温度

13.01.2017  22:05

   

  福州读书月惠民书市活动现场吸引许多市民。叶义斌摄 

   

  福州地铁志愿者热情指导乘客使用自动售票机。 叶义斌摄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窗口。城市品质的衡量,不仅在于基础设施等硬环境,更在于软环境——市民的文明素养。

  行走福州,温情是最直接的感受。人文与生态交融的城市面貌,是这座城市充满魅力的体现;公共空间的和谐有序,是市民文明素养的彰显;弱势群体获得的尊重与关怀,是志愿服务蔚然成风的感召。 

  福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明城市建设,坚持惠民利民,城市品质持续提升,民生福祉更加改善;弘扬人文精神,倡导读书风尚,运用公益广告,潜移默化滋养人心,提升文明素养。福州市民践行文明,传播文明,呵护共同家园,让“有福之州”更有温度,让“全国文明城市”这块金字招牌更明亮。 

   交通出行 

  文明守序 

  1月10日上午8时许,福州市五四华林路口如往常一样繁忙,渠化岛上,庞大的行人和电动车队伍等待通行。当绿灯亮起,市民和电动车依序通过。 

  “道路文明”是城市文明最显性的体现之一。五四华林路口,是市区最大、最繁忙的路口之一。过去,针对行人、非机动车闯红灯的行为,交警部门推出“拉绳”等举措。这一招,如今却用不上了。“人人守法出行,路口安全,通行效率也提升,这是良性循环。”每天都从此路口经过的苏先生深有体会。 

  探访福州各个路口不难发现,文明交通的理念渐入人心。统计数据显示,与去年6月至8月相比,9月至11月,福州市区非机动车、行人违反交通信号、不按道行驶造成的道路交通事故,起数下降26.66%,受伤人数下降21.43%。 

  为保障市民出行安全、畅通,去年9月以来,福州市委市政府启动缓解城区交通拥堵行动,出台相关工作方案,多部门推出组合拳,其中专门针对行人和电动车闯红灯、闯机动车道等违法行为进行整治,推行强化现场查处、签订承诺书、上门通报等新举措。市民陈先生认为,行人和电动车违法,因违法多、处罚轻和“法不责众”的心态,成为很多城市的顽疾,福州敢于啃硬骨头,及时采取有效举措,效果显著,值得点赞。 

  警力有限,民力无穷。福州市还组建文明交通志愿者队伍,越来越多的市民主动参加志愿宣传、志愿监督。去年9月开学以来,鼓楼区共有12所中小学开展文明志愿者活动,得到家长们的积极响应。家长志愿者统一服装,上下学期间,在学校门口协助维持交通、治安等秩序,保证孩子们的安全,取得良好成效。 

   志愿服务 

  城市名片  

  1月6日,福州地铁1号线试运营首日,一群熟悉的“红马甲”活跃在地铁售票区、闸机旁、扶梯口、站台上,他们是来自社区、文明单位、高校的志愿者。 

  每当列车进站,站台上的志愿者和工作人员等候在屏蔽门前,配合手势、语言,引导文明乘车:“请按地面标识在两边候车;车未停稳不要着急;请先下后上不要拥挤;上车请往车厢中部走;车门即将关闭,请耐心等候下一趟列车。”尽管高峰期地铁人气爆棚,在引导之下,站台、车厢依然井然有序。 

  为培养市民文明乘车的习惯,福州市委文明办、市地铁公司组织招募了一批社区和社会志愿者,在地铁1号线试乘体验期间就已上岗。依伯迷路,志愿者陪同他出站;第一次坐地铁的乘客在自动售票机前犯了愁,志愿者手把手指导购票。市民称赞志愿者为“地铁微笑名片”。 

  不仅是地铁,首届青运会、福州国际马拉松赛、缓解城区交通拥堵、内河治理等重大活动(行动)现场,都活跃着志愿者的身影,他们以饱满的热情、高度的责任感,让志愿服务,成为福州的一张文明名片。 

  家住瀛洲街道建海社区的老高已年过七旬,是位“老福州”。最近,他加入了志愿者护河队,撑船打捞漂浮物、捞捡垃圾,忙得不亦乐乎。他对瀛洲河的环境改善感到欣喜:“环境卫生贵在坚持,希望能为内河环境尽一份绵薄之力。” 

  目前,福州各城区已经成立志愿者护河队80多支,共1000多人,定期巡查,全力护河。家住白马河附近的张先生说,乱扔垃圾的少了,内河环境改善了,人人都可以为文明城市“锦上添花”。 

  近年来,福州市高度重视发展志愿服务事业,积极推进6个省级志愿服务示范驿站建设,建立健全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广大志愿者积极响应号召,投身各类志愿服务活动,使之实现常态化。2016年,全市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近800场,登记志愿服务活动时长超过7万小时。 

   民间慈善 

  大爱无疆 

  在金山翠榕苑13号楼下,一台电动车架起木板,搭成戏台,通道上挂起红色横幅——“‘假宜真’安溪县虎邱金榜布袋戏”。这是68岁的金榜布袋戏班第五代传人林海良第一次为一个人演出一台戏。唯一的观众——26岁的“渐冻孤儿”刘金水,坐在轮椅上认真看戏。 

  在2016年“福建最美十大面孔”颁奖典礼上,2013年1月创立、服务残障群体的小善公益组织的郭兵遇到了同来领奖的林海良。何不将公益与传统民间艺术结合呢?两人达成共识。林海良与小善公益的志愿者一同走进福州的儿童福利院、自闭症学校,为智障儿童等带去布袋戏的欢乐。 

  民间自发的慈善力量,是榕城的温情招牌。去年7月9日,台风“尼伯特”肆虐福州,闽清县和永泰县部分乡镇受灾严重。灾情面前,广大医护工作者、社会爱心组织以及各类志愿者纷纷深入灾区,与灾区人民共渡难关,爱心捐款捐物不断,彰显了天灾无情人有情的温暖和大爱精神。 

  去年11月17日,闽清县下祝乡三洋村92岁的聂能旺成为闽清县首个搬新家的重建户;12月16日,永泰县白云乡北山村重建点罗山苑首批32户交房,这是福州市灾后集中重建点首个实现入住的项目;12月27日,闽清雄江镇重建户全部搬入新家,全镇提前一个月完成农房重建任务…… 

  风雨同舟、携手并进。灾后重建,彰显榕城大爱。 

   人文书香 

  城乡共享 

  人文书店,是一座城市文明的地标之一。在实体书店日渐式微的今天,两度“挽留”晓风书屋,福州市民在中心城区为书香留出了一方天地。 

  2015年4月,晓风书屋福州屏山店因续租问题,面临关门。热心的榕城读者发动社会资源,书店得以继续经营。2016年9月,晓风书屋再陷困境,又一次在读者中激起千层浪,最终在各方努力下,屏山店得以坚守在原址。 

  福州自古崇文重教,诗礼传家久,文脉千古长。2006年以来,福州市委文明办持续举办读书月活动,组织开展了“书香人家”和“读书明星”评选、“书香飘·校园美”、“最美阅读空间”及“我最喜爱的一本书”等数十项特色阅读活动,让广大市民共享阅读盛宴。 

  如今,24小时自助图书馆遍布榕城,百姓在自己家门口就可借阅好书;“工地图书角”滋养外来务工人员的精神生活;“书香榕城”掌上图书馆的海量电子书深受市民欢迎。悠悠书香,为这座千年古城增添人文温度。 

  随着读书月影响力不断扩大,阅读活动渐渐向农村延伸。如今,福州已建成数千家农家书屋,实现全市所有建制村农家书屋100%覆盖。 

  去年,位于闽清县坂东镇文定村的克清图书馆(农家书屋)荣获第六届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称号。15年来,馆长许志武把所有的精力和物力都献给了这个乡村图书馆,如今,馆里存书超万册,并有市、县图书馆不断更新的流动图书,来馆读书、借书的村民和学生逾20万人次。 

  城市有品格,文明无止境。 

  去年底,福州市又出台《“有福之州·文明同行”福州市文明城市建设工作方案》,突出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两个重点,提出五大重点任务,实施169个重点项目。 

  城市是我们共同的家,文明关乎你我他。让我们协力同行,从点滴做起,持之以恒,让“有福之州”更美丽、更文明!  (福建日报 林宇熙)

福建日报评论员:团结奋斗办好福建的事情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文明
让文明礼让风气蔚然成风
  中国自古便被世人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文明
福建沙县:移风易俗引领风尚 文明新风润泽乡村
  为破除陈规陋习,提高群众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能力,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