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前主席:诺奖是文学的间谍中心
大约再过一个月左右,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评选又将揭晓。利用假期,84岁的瑞典诗人、小说家、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前主席谢尔·埃斯普马克于中秋节前来到北京,并参加了前天在中华世纪坛举办的中秋诗会,朗诵自己的诗作。
身为诺贝尔文学奖18位评选委员中的5人核心小组成员之一,埃斯普马克在结束此次北京之行后还要接着干老本行——回到斯德哥尔摩参加今年诺奖的评选工作。老先生当了17年诺奖评委会主席,2004年时才卸任。想要从他嘴里撬出几句诺奖评选的内幕,他却俏皮地回复一句:“50年后再告诉你!”
百年诺奖标准总在改变
1901年,诺贝尔文学奖首次颁给了法国作家苏利·普吕多姆,此后113年间,诺奖的每次评选结果多少都会令人意外。提起这件事,老顽童埃斯普马克调皮地说:“每年媒体都会列举一些呼声很高的作家,但是大部分时候都是猜测而已。评奖结果大多数情况下是出乎意料的,只有极少数情况可能是猜对了。”
评选结果的出人意料,与评奖标准的多变不无关系。“百年来有不同的标准,有的时候要表彰有先锋性、先驱性作用的作家,因为他们开辟了一条新的文学道路;有的时候又往往要把那些不知名,但是很优秀的作家选出来,因为他们推动了人们对文学的了解。”埃斯普马克以两位女性诺奖得主多丽丝·莱辛和纳丁·戈迪默为例,“她们并不是那么知名,也没有开辟新的写作样式,但她们是那么好的作家。”
进入21世纪,诺奖又有了新的标准——表彰那些见证历史的文学,或者是像文献一样记录历史的文学。埃斯普马克提起2001年的诺奖得主奈保尔,他不仅写小说,还写游记、新闻报道一类的作品,他写出了印度、非洲的社会状况。而2002年诺奖颁给了匈牙利作家凯尔泰斯·伊姆雷,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作品反映了二战时期犹太人集中营的状况。
“当然,不同的标准会结合着使用,轮换着使用,我们也不知道到底是什么标准在其中起决定性的作用。”埃斯普马克笑着卖了个关子。
诺奖是“文学间谍中心”
埃斯普马克对诺奖很有自信,认为这个奖项比来自英国伦敦、法国巴黎、美国纽约的各种文学奖做得都好。至于秘诀,他神秘地说:“我们关注世界文学,我们是文学的间谍中心。”
原来,诺奖评委会在很多国家都有自己的“线人”——当地的文学教授。评委会经常秘密地请这些教授撰写关于这个国家文学现状的报告,“如果有一位作家,20位教授的报告中都提到了他,这反而会让我们疑心,那我们还会找同一个国家的另两位教授来提交报告。”
通过这一秘密调查,评委会往往会发现一些神秘的优秀作家,但是由于这些作家的作品往往从未被译介到国外,这时候评委会还会找来翻译家,翻译目标作家的作品。“这还不够,我们还会请专家提供关于当地文学传统等背景性的报告。”埃斯普马克说,波兰女诗人辛波斯卡于1996年得奖时,诺奖评委会不仅请人翻译了她的作品,还请专家提交了波兰文学状况、波兰诗歌现状等相关报告。
“间谍”的工作并未就此结束。埃斯普马克说,“有时候我们觉得译文很美,但还是需要了解它在原作里是否也是真正的艺术品。”比如1988年诺奖得主埃及诗人纳吉布·马哈福兹,他的诗歌语言不仅是从阿拉伯语里来的,还会从开罗街头俚语里找到传统,“所以,我们甚至会找到街头录音来听。”
当然,在这个扑朔迷离的过程中,无论是教授还是翻译,都会得到报酬。评委会不差钱,但前提是参与其中的“线人”必须严守秘密。
曾是“世界文学间谍头子”的埃斯普马克,很享受这种“地下工作者”的感觉。2008年,法国作家克莱齐奥获奖,尽管结果尚未公布,但老埃和他的同伙们其实已经选定了他,可是在法国巴黎接受《费加罗报》采访时,记者向他求证此事,他一脸严肃地回答“不”。回想起当时法国记者失望至极的表情,老先生至今仍觉得是件乐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