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关注1 文化遗产日)走近古籍 感受文化遗产魅力

15.06.2014  17:59

今天是第九个中国"文化遗产日",我省各地举办多种活动,展示福天福地的文化遗产。这其中,一个重头戏/就是珍贵古籍/首次大规模向公众展示。 说到古籍,大家可能有些陌生。其实,福建历史上也是典籍文化的繁荣之地,那些凝聚着老祖宗智慧和思想的许多珍贵藏本在人们的呵护下,穿越历史的烟尘,静静地躺在图书馆和博物馆中,正等待着人们的开启。今日关注,让我们走近古籍,感受文化遗产的魅力。

      (现场:古籍展示) 这里是省图书馆福建省古籍保护成果展的展厅, 19种馆藏的珍贵古籍,以及6本中华再造善本在这里与人们见面 。 这是福建现藏古籍中唯一的宋版古籍《崇宁藏 ,去年才入藏省图书馆, 今天也在展览中现身了。 宋代古籍本就有"一页宋版数两金"之称,这本崇宁藏更与福建有着不小的渊源。 (福建省图书馆特藏部副主任 许建平:是北宋元佑五年刊刻的,刊刻地点就是福州东禅寺等觉院。)珍稀古籍的保存条件苛刻,古籍特藏书库温度要求在16到22度之间,相对湿度要在45%到60%,所以降温设备、除湿机、草药、特制书柜是特藏书库里必不可少 。而这些古籍的能够亮相,更要经历一番繁琐、缓慢的修复过程 。工作人员告诉我们,古籍修复的原则是"整旧如旧",需要长期的经验积累。虽然图书馆不乏古籍修复器械,但是在古籍破损程度太大、蛀蚀非常严重的情况下,机器也无能为力,最终还是得靠人工修复。   在展厅现场,可以看到古籍修复的过程。侵蚀古籍的主要是虫蛀、潮湿和空气污染,工作人员正在用毛笔,沾上特殊的修复液仔细修补被蛀蚀的书页。 (古籍修复人员 林凤 :修复的补洞过程是最费时间的,修复细的话,大概有100多道工序,粗的话有20多道工序。) 目前,福建省图书馆有20多万册古籍,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就已经成立了专门小组负责古籍文献修复工作。然而,随着老职员的陆续退休,古籍修复还是面临青黄不接的尴尬局面。目前专业古籍修复人员只有6位,与实际需求量还有很大差距。 (福建省图书馆馆长 福建省古籍保护中心主任 郑智明:在我们的掌握下,全省的古籍量大概有60万册,如果我们要对它进行保护的话,这里面的压力还比较大,一个熟练的古籍修复师一年也大概能够修复1000多页,那么我们现在古籍按照我们前期的调查,实际上各级公共收藏单位毁损现象还是比较严重的,所以我们现在面临的任务还是非常繁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