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建设中的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

31.07.2014  23:47
      摘要:文化建设是国家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任务,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推进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推进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总体要求,我国到2020年文化改革发展的奋斗目标,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基本方针和重大举措。在加强与重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大背景下,继续贯彻实施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让男女两性趋向真正意义上的平等,这就要求我们要持续重视妇女的发展。本文力图从大众传媒中的性别形象、性别视角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两个方面阐述文化建设与性别平等和妇女发展的关系。 

大众传媒中的性别形象 

      中国五千年文明的发展中,男性占据了主体地位,而女性大部分是作为男性的附属而存在的,男性和女性的地位差距很大。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的发展和社会的文明突破了封建的桎梏,打破了封建思想的束缚,人们开始倡导男女平等,女性在社会上的地位也日益突出。但是在大众传媒讯速发展的今天,通过先进的传播手段,传媒带给我们的不全是积极的生活方式和进步的思想观念,对女性的歧视在一定程度上还在存在着。

      有研究者对我国几家报纸如《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农民日报》、《中国青年报》、《工人日报》等新闻版新闻作品研究发现,男性新闻人物在出现频度,被引用频度和被拍摄频度等方面都远远超过女性,其中在有言论被引述的新闻人物中,男性占91%,女性占9%。男性新闻人物中的职业身份较重要者(如政治领导人,企业团体负责人)占男性新闻人物的70%以上,女性新闻人物中政治性身份者仅占18.7%。另一些研究者对广告中的女性形象分析表明,广告中的女性职业角色有51.6%为家庭妇女,而男性职业角色中科教文卫及领导管理者占47.0%,家庭主“”一个也没有。广告中女性的出现地点51.5%是在家庭,出现在工作场所的只占14.5%,做家务的男性只有5.3%。可见,媒介往往以或暴露、或隐晦的方式在复制着男女角色的陈规定型。这种定型是对“男主外,女主内”,男人属于“公共领域”,女人属于“私人领域”,男人是社会人,女人是家庭人等观念的强化。还有一些则露骨地表现对男性的崇拜和对女性的贬抑,如张艺谋导演的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苏童的小说《妻妾成群》,贾平凹的小说《废都》,以及张贤亮的《男人的一半是女人》。这些文本或编造一个男人天经地义地玩弄、驾驭、控制一群女人,或表现女人为了获得一个男人的宠幸,勾心斗角相互倾轧的故事,在不少男作家、男导演、男演员的心目中,“男尊女卑”、“男主女从”的观念依然牢牢盘踞着,他们依然认为,男人对于女人,是依附、崇拜、献身的对象。

      现代传媒还通过各种方式大量制造美女形象。以杂志封面为例,有人调查统计过:全国发行量较大的面向青年的期刊杂志,几乎每期都用美女为封面的有20余种,约占2/3以上。而且这些形象与妇女的工作、生活、学习毫无关系,所注重的仅仅是美的外表,或者说“包装”。化妆品、减肥产品、日用产品等广告中出现的,无不是年轻靓丽的女性。各种所谓“青春美少女大赛”、“青春风彩大赛”、等变相选美活动通过媒体粉墨登场。男本位视觉文化的特质是把男性和女性置于“看/被看”的模式中,这一模式不仅让女性成为男性目光中的审美对象、观赏对象,甚至成为男性欲望的投射对象。 

      我们经常从媒体中听到的赞美女性的话是“具有中国妇女的传统美德”。这种美德往往表现为温柔、顺从、忘我、自我牺牲、默默奉献等品质。与“美德”相对的是“恶德”,常常指向刻薄、自私、暴戾、嫉妒等带有否定性含义的特征。最能代表“传统美德”,也是传媒宣传得最成功的女性,是曾经风靡全国的电视剧《渴望》中的主人公刘慧芳。作为“传统美德”的现代版,贤妻良母的典范,刘慧芳这类温柔贤惠,为丈夫为家庭奉献自己全部精力的女性成为人们大加尊崇的道德偶像和完美的女性人格标本。与被“圣母”化的刘慧芳相比,《渴望》中的另一个知识女性王亚茹则被塑造成自私、傲慢、变态、多疑的“准巫婆”,与刘慧芳正处于道德谱系中相对的两极。实际上,刘慧芳这个形象之所以能被推到“”的极致,是以她放弃自我发展空间和实现个体价值为代价的,她作为“”的内涵并不丰富和丰满。而王亚茹这个有知识、有文化、有事业追求和理想抱负的女性,只因善于开发自我价值,便被编导塑造成损人利己型的“女强人”。 

      但是,我们时代已有相当一部分知识女性意识到自己这一性别所处的不公平话语环境,并力图改变这种状况。她们通过解构、颠覆等方式与强大的男权力量对抗着,用女性自己的眼睛看世界,用女性自己的话语方式去讲述自身和男性。以陈染、林白等人为代表的女作家们,不仅拒绝充当男性目光的审视对象,还以自己真实的生命体验和生命感觉向企图塑造生命的话语说“”,尽管她们的声音和宏大的男权话语比起来,还是微弱的,但是已经体现出了女性独立于男性的价值意义。她们不甘于被男权话语讲述和涂抹,她们以自己真实的生命感觉、生命体验等潜在的话语对已成规范的男权社会文化体系证伪。有她们存在,世界将会看到人类另一半力量的崛起。    

性别视角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 

      自人类诞生以来,男人和女人就共同创造着世界,由于分工和差别,关系的天平发生了倾斜,特别是进入父权社会以后,以男性为中心的性别不平等被社会化了。男尊女卑、男主女从、男外女内成了社会的定式。所以性别的意义不仅是区分男性和女性的自然属性,还表示一种的特定关系。女性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是人生观和社会观的一部分,归根到底来源于社会存在,是社会经济、政治的产物和反映。远古时代的男女平等,是与较低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是自然的、朴素的。今天我们所追求的是更高层次意义上的男女平等,是男女在权利和义务方面实现真正的平等。 

      核心价值观是一个社会中居统治地位,起支配作用的核心理念,也是一个社会必须长期遵循的基本价值准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在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中居统治地位,起支配作用,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占据核心地位的价值理念。在我国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理念中,只有那些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为灵魂,以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主题,以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为精髓,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基础的价值观才能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性别视角对传统的性别模式形成了一种挑战,它强调女性的自主性,主要包括:女性应具有独立人格和独立的存在价值,并非男性的附庸;女性自身具有多种潜能,尤其在现代社会里,女性应该是,事实上也可以发展为多元化的社会角色或家庭角色,而非仅仅是贤妻良母式的定型角色等等。由于传统的社会文化的影响,人们更习惯从男性中心的角度来审看女性形象,因此,从长期的文化积淀来看,性别平等在媒介中其实是一件不太容易做到的事情,这就要求我们对媒介有一种审视的态度。 

      应该说,传统角色定型在大众媒介中是普遍存在的。我们可以分别举女童和男童报道的例子。90年代以来,很多报道采用“今天的女童,明天的母亲”作为宣传口号,如:“培养一个女孩,关系到一个家庭,因为女孩是未来的母亲!”,这其实是对女童自身权利的忽略。我们为什么要救助女童上学?是因为她们是“明天的母亲”?女童的权利是作为女性的权利和作为儿童的权利。作为儿童,她们有受教育权,这是儿童的基本人权之一;作为女性,她们与男孩一样享有发展的权利。无论她们是否是“明天的母亲”,她们都应该享有这些权利。“母亲”在这里成为一种对女性角色定型的标签,遮盖了女童作为独立的人的权利。反过来说,如果一个女童在未来不能或不愿成为母亲,我们今天就不去救助她吗?研究表明,有较好教育背景的母亲的确对子女教育、家庭经济、社区发展会有较大的贡献,但这不能成为我们救助她们的唯一理由。唯一的理由只能是:女童本来就享有发展的权利。其实这个问题在1995年世界妇女大会上就讨论过,其口号已从“今天的女童,明天的母亲”改为“今天的女童,明天的妇女”。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所发放的宣传品的口号是:“投资今天的女童,明天的妇女”。这一口号没有将女童限制在“母亲”这一角色上。女童受教育是一种赋权过程,她们的确可从中获益享受如何当一个好母亲,但更重要的是,她们将获得选择生活的能力和权利。 

      除了女童,关于男子汉教育也值得讨论。媒介报道中的性别教育大都成了“性别成见教育”。据一家青少年报报道,几百个男孩子一起宣誓,其誓言是:“我们是男子汉———未来世界的栋梁;我们是男子汉,是责任、勇气和宽容的代名词。我们要迎着艰难险阻前进,在暴风骤雨中拼搏,用生命撞击出金色的火花”。这则报道解释进行性别教育的原因时说,因为男孩太不勇敢、不刻苦、不自信和不开朗了,那么,这些特征女孩就不应该具备吗?女孩就不是未来世界的栋梁吗?如果不具备这些特征,女孩怎么能适应未来的社会?对男孩强调其勇敢进取、对女孩强调文静温柔的教育,必定大大限制儿童的活动能力和自我发展,扩大性别不平等。儿童的一切发展应该取决于他们的潜质、能力或兴趣,而不是他们的性别。 

      应该指出,我们只提出5类问题来讨论,如果缺少性别敏感的话,上述所列举的现象并不容易被察觉。我们每个人都在传统的性别文化中长大,或多或少地接受了某些性别成见。我们相信,很多性别歧视、成见并非媒介故意所为,它常常出于媒介对性别问题的无意识,或是对传统成见的“自然”反映。因此,在审视大众媒介时,需要用社会性别的评判眼光,对所有被视为“自然”的东西进行反省。这并不是说是要抹煞性别差异,而是要在社会性别分析的基础上,减少大众媒介对传统性别成见的建构与影响,以促进社会的性别平等。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必要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旨在使全体社会成员享受越来越充裕的物质生活,越来越广泛的民主权利,越来越充实的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和谐的利益格局。在社会转型的关键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众化发挥着非凡的作用。 

      首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众化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性质和方向是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决定的。要建设真正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就必须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社会成员所认同接受。 

      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众化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的攻坚阶段,各种矛盾凸显,各种思潮涌现,思想和价值的多元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有利于保证和实现“和而不同”的社会和谐。 

      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众化有利于让改革开放的精神成果深入人心。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取得的经济成就使得物质财富的不断惠及民众,而要让改革开放积累的科学理论经验深入人心,就离不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众化。 

      (3)价值认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作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反映广大人民群众普遍利益的价值共识。但是由于我国社会经济关系的多元化,民众利益需求的多样性,加之人们的选择受到主客观因素的限制,不同主体在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过程中,经常表现为一个逐步实现的不断磨合、不断变化的价值转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导地位,则取决于社会成员的价值认同。 

      另一方面,价值认同是不断发展的,一旦形成又是相对稳定和忠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旦在最广大人民中取得价值认同,就能变成他们生产和生活的自觉行为,他们会积极主动地维护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原则,用核心价值观的准则要求自己,规范自己的言行。因此,价值认同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立提供思想基础。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可能性 

      在多元化价值观激烈冲击碰撞的现代社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否得到最广大人民认同的争论此起彼伏。从本质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全社会民众所认同是有可能的,源于以下几点理由: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身的科学性和优越性,是价值观认同得以实现的本质保证。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四方面基本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是信仰指向、奋斗目标、精神支撑和行为规范的有机结合,它提供了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和发展所需要的价值认同和价值追求,具有其他价值体系不可替代的高度整合力、凝聚力、感召力和引领力。 

      (2)我国社会民众相同的生活结构和相似的心理结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得以实现的自然基础。生活方式、心理模式、思维机制的同构性和同源性,是人们的价值观得以沟通交流的自然前提。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共同经历下创造了灿烂的历史文化,也形成了相同的生活结构和相似的心理结构,这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得到中华民族的认同。 

      (3)全体社会成员存在的共同利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得以实现的社会基础。不同社会阶层具有不同的利益需求和现实需要,然而维持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则大同小异,利益共生性或相关性就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认同有了现实可能性。在当代中国,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利益基础呈现出扩大的趋势,有利于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以认同。 

      (4)信息技术的推广和网络社会的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认同得以实现的技术基础。现代社会信息的传播途径多种多样,信息传播的速度也越来越快,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提供了便利。同时,数字模型等各种现代高效快捷的统计分析技术从价值分析的质、量两个方面达到清晰化程度,这就为人们提高对复杂事物利害关系的理性判断,提高认识的准确性和主动性,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提供了现实可能。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机制探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过程,是一个内化过程,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人由“外在约束”向“内在约束”的转变过程,是一个由他律到自律的过程,最终表现为社会全体成员的自觉行为。这个“由外而内”的过程实际上是社会主体有组织、有目的的通过各种认同机制的引导,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促进社会成员思想道德认识的良性发展。 

      内化是认同的本质,人们的认知、情感等心理和道德素养通过内化不断由低级向高级发展,从而不断提升自我对各种实践活动的调控水平。从心理学的角度上来说,认同可以分为内生性的认同和外源性认同两大类。因此,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本质可知,其认同机制包括“内生性”心理认同机制和“外源性”社会认同机制。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心理机制 

      1.利益导向机制。利益是思想道德教育的出发点。马克思说过,“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人们为之奋斗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代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指引着人们利益追求的方向,有利于处理好社会成员间的利益格局,尤其是追求物质利益和提高道德品质的关系,培养全体社会成员正确的价值观和高尚的道德品质,培育良好的社会风气,使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的利益追求成为推动社会前进和发展的精神力量。 

      2.思想道德导向机制。思想观念是人的思维方式中重要而稳定的因素,观念只要形成,就会指导和制约人的认知活动、情感体验以及行为倾向。一个国家和社会没有思想道德教育的引领,就很难形成高尚的社会道德和社会价值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社会的一面旗帜,是用来解决方向问题和原则问题的,更是用来调节和引导人们思想和精神需要的。发挥思想道德导向机制的作用,需要借助政策宣传、榜样示范及社会舆论等价值认同的各种社会机制,并以之为手段,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关于思想道德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精神广泛根植于全社会公民的价值体系中,促进全体社会成员构建稳固持久、健康积极的社会思想道德体系。 

      3.激励机制。理解人们的自身需要,是个体形成思想道德的“内驱力”。自身需要是个体行为活动的基本动力和思想道德积极性的源泉,它常以意向、愿望、动机、兴趣、信念等形式表现出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过程中,必然要发生价值主体的人对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关系以及使核心价值观满足自身需要的价值关系,因此,把握自身需要是社会道德个体化的关键,要在认同和实践中突出人的核心地位,发挥人的能动性和创造性的主体功能,加强思想认识和道德品质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熏陶,使人们实现从他律到自律的转变,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主体自身需要,发展主体思想道德的自觉性。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社会机制 

      1.舆论媒体导向机制。社会舆论和媒体导向是社会主义社会维护社会公正不可忽视的力量,尤其是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进入攻坚阶段和社会转型的关键阶段,对于促进社会机体的自我修复,社会舆论和媒体导向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应努力引导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者和推动者的舆论媒体,充分发挥社会舆论和媒体的导向作用,形成包括人民群众、网络社会、电视广播及报刊杂志等新闻媒体正确而强大的多层次社会舆论监督,坚决批评和抵制各种错误思潮和道德失范的行为,力图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促使全体社会成员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习惯。 

      2.权益保障机制。切实保障和实现人民群众的基本权益,深刻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人文关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认同的重要保障。全力打造科学有效、层次分明、覆盖全社会的权益保障机制,通过法律法规、方针政策等多种途径,以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受教育权、就业权及公平享受权等基本公共服务的合法权利,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 

      3.制度保障机制。制度是指规矩、规则,是用来规范社会成员的各种行为。只有建立符合国情的制度,社会成员的行为才能符合社会的规则,社会成员间的关系才能得到适当的调整和处理,整个社会才会稳定和谐、健康文明地发展。因此,建立健全各类公共场所和公众行为的制度规范,尤其是在完善各项管理制度时,要充分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德规范的具体要求,以制度育人,以制度管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实现提供制度保障。 

      在实现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过程中,要促进和加深社会成员的价值认同,不是要消除价值观的多样性或差异性,而是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的价值取向,既大力倡导与社会发展进步一致的主导价值取向,又鼓励和保护那些积极进步的价值取向,在多元化与主导型的协调中实现价值认同。这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过程,但唯有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才能引导和规范多元价值,才能使世界上所有优秀的文化和价值观为我所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保驾护航。 

      大众传媒对性别平等构成的挑战使人们意识到,对女性的关注远比想像中复杂和艰难。当前人们对女性解读的偏差不能说与传媒报道无关,但我们可以断言,通过媒体来改善女性的媒体形象具有可行性。那些有意无意地轻视女性的话语、不健康的价值取向的表达以及传统刻板印象和定型应该被摒弃。大众传媒应增强性别平等意识,自觉营造有利于性别平等的社会文化环境,用理性的眼光认真审视基于两性生理差别的分工,在人文关怀的背景下,在人与人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建立平等、互动的伙伴关系。

        新闻从业者的性别意识是当前文化建设的关键,以何种价值观念和标准来选择和反映现实社会女性生活,直接影响受众性别观念的形成。传媒主管单位应有计划地对新闻从业者进行性别意识培训,提高其性别敏感度。 

      目前,妇女在住房、升学、就业、参政等方面与男性相比差距还很大,这种不公给女性带来的苦恼正是传媒所要反映的内容。大众传媒凭借普及率和影响力所形成的舆论导向有助于社会转变观念,完善政策,以及推动男女不平等问题的逐步解决。只有紧扣女性的生存状况、社会地位、发展前景、发展途径、女性自身与外部世界的适应与协调这些最基本、最关键的问题来做新闻,才能够牢牢锁住受众的视线。这样,大众传媒才能以自身的公正赢得更多受众的信任。 

      二、大众传媒中的女性形象的异化 

      1.女性在传媒工作中的就业和地位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社会事业需要借助于大众传媒的额力量来完成,而且在社会不断地发展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行业,还有好多行业性质的改变。以前许多女性为主就业的行业现在却被男性占据了大部分的比例,比如:化妆、理发、服装设计等。女性以其独有的敏感性和感知性来找一份好的工作,但是现在的就业格局使得女性在擅长的领域内不占优势,而且在与男性阴柔化发展趋势的浪潮相比,女性的就业空间很明显的要缩水了很多。与男性相比,女性在体力和思维上基本上不占优势,所以现在越来越多的女性很难在主流文化的大众传媒中找到一份好的工作。而且,这就间接的导致了即使在这些行业中找到了工作,也不会有高的地位。如今,像是导演什么的,基本上都是男性为主,所以在大男子主义的思想教育下,难免会让人有者对女性的歧视。 

      2.女性形象构建的单一性

形容一个女的,高贵、优雅、感性、知书达理的等等,而塑造一个女性形象,就会忧伤的淑女,活泼的少女,风情万种的贵妇,热情奔放的女子等等。这些都是曾将早已出现过的形象,其中在这些形象的塑造中也免不了会出现经典的代表。由于思维方式的束缚,很多的女性形象都摆脱不了曾经已有过的桎梏。只有突破那些定势思维,才能在文化的创新和女性形象的塑造中获得新的突破。 

      3.网络中女性在传媒中的文化主导 

      在网络飞速占据驻代地位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女性选择主动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不管是以高雅的文化感染还是低俗的网络笑谈,他们都已很强势的力量进入了大众的视野,有的女性真正的带给了人们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她们的思想和文化很容易的被大众所接受了,例如著名的作家,像张小娴、席慕容、安妮宝贝等等,但是也有的女性是以一种很怂的姿态进入到大众视野,被人当做笑谈来议论纷纷,这些出现在大众视野中的女性可以说在另一方面给女性带来了一定的侮辱。如:凤姐、芙蓉姐姐等等。这是一种美女好另类的生活和成名方式,但毫无疑问的是这会让部分大众对你的人品质疑。 

      三、优化女性形象在大众传媒中的发展 

      第一方面是对媒体而言的,为了倡导现今社会的男女平等思想,媒体应该调整对影视文化中女性形象的塑造,在影视作品上市之前应该对其进行核查,若是涉及到对女性歧视方面的知识就应当加以阻止。而且,媒体应该从自身主动去倡导男女平等的思想,更多的去制造一些这方面的影视作品。另一方面是针对那些从事大众传媒工作的人们来说,应该从自身强化男女平等的思想观念。主动去倡导人们做各种有利于和谐社会建设的事情。女性应该在自我提高文化素养的基础上为了女性事业的发展,更加努力地去为此作贡献。另外,要努力地学习,加强自我创新能力,为女性形象的设计努力。另外,政府还可以采取一定的措施,制定一定的法律法规来正常的规范大众传媒中的一些行为。 

      总而言之,大众传媒中的女性形象,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女性在社会上所出的地位。而且要想彻底解决对女性的歧视现象,必须从大众传媒、女性自身和国家政府等等所有人的共同努力才可以。 

      我们每个人都在的性别文化中长大,或多或少地接受了某些性别成见。 

      大众媒介强化了性别成见。媒介对社会规范、角色、等级和制约的种种描述,常常会内化为受众的一种社会期待,最终会影响受众的性别认识和行为。 

      由于传统的社会文化的影响,人们更习惯从中心的角度来审视女性形象。对于有些含有贬低女性独立人格和尊严的报道,人们已经司空见惯。     

      在商业化的报道中,女性不被看作一个包含智力、勇气等品质的完整个体,其观赏性的高低决定了这个女性的价值。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妇女地位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社会上对于女性性别成见仍没有彻底根除。女性主义人类学、文化学、心理学等领域的研究说明,关于性别的成见,并不是生理方面的必然结果,而是被社会文化所赋予、培养的结果。在社会现实中,性别成见主要包括对男女两性的性格、形象、智力、社会分工、家庭角色等方面的定型化。比如就性格而言,理性、勇于探索、进取、勇敢、坚强、喜欢高等总被归为男性的特征,而柔弱、温和、感性和被动总被归为女性的特征。 

      一方面,社会中存在着性别成见,基于商业化基础的大众媒介必然会追求大众认同,这就不可能不反映这些性别成见;另一方面,大众媒介也强化了性别成见。比如,广告总是利用受众最熟悉的价值与前提,即社会中的优势意识形态来建构性别的意义和模式,赋予女性漂亮、温柔、顺从等固定的特征。媒介对社会规范、角色、等级和制约的种种描述,常常会内化为受众的一种社会期待,最终会影响受众的性别认识和行为。鉴于大众媒介的重要作用,媒介中的性别模式一直被看作女性主义研究的一个重要主题。自1995年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以后,我国也开始了对媒介中的女性形象和性别模式的研究,所涉及的媒介包括、广告、电影、教科书、杂志、报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