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好合群众胃口的文化“大餐”——三明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侧记

03.03.2016  10:05

   

  清晨,市民在三明江滨河畔翩翩起舞。

   

  古琴传习所学员在三明市三元区格氏栲公园演出。

   

  三明市送演出进工厂园区。

   

  市民在建宁濉溪河边观看龙舟比赛。(资料图片)

   核心提示:

  近年来,三明市围绕如何破解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难题,以创建第二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为契机,推行“六联六创”服务方式、构建“半台戏”配送体系、打造城市沿河两岸公共文化服务带,进一步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和质量,有力推动了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

   设施资源联建共享,

  实现物尽其用

  “月光仔、月嬷嬷,喊你下来食擂茶……”伴随“来吸(喝)茶喽”的亲切呼唤,左邻右舍、男女老少聚拢而来,一碗碗热气腾腾的擂茶在人群中传递。孩子们嬉戏打闹,年轻人翻阅报纸、查找图书,老人们被电视里的戏曲节目吸引。在将乐县古镛镇积善村文化中心,这样的情景再普通不过。

  “以前老年活动中心的阅览室等都是分开的,不仅建设成本高,利用率也上不去,现在热闹多了,效果很好。”古镛镇宣传统战委员陶新亮说。

  为加强公共文化设施整合利用,打造实用高效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三明市配套出台了《公共文化服务资源整合实施办法》,着力整合设施、设备、活动、队伍和信息等五大资源,让公共文化资源真正实现物尽其用。一方面,设立文化发展基金,建立公共财政投入稳定增长机制,统筹规划、建设和维护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去年,全市设立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1396万元,并通过向上争取、地方配套等方式安排近5亿元用于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另一方面,出台《关于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引导社会力量、社会资本建设公共文化设施。如采取民办公助形式成立了尤溪县朱子文化苑明清古匾中华第一馆、明溪县华藏图书馆等民间博物馆、图书馆。此外,通过统筹各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推动公共文化设施资源共建共享、互联互通,提高设施集约使用率。如整合基层宣传文化、党员教育、科学普及、体育健身等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

  目前,三明市、县、乡、村四级基本建成较为完善的群众文化活动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市区“五馆一场”(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非遗展示馆、影剧院)健全,总投入约2亿元按一级馆标准新建的市图书馆、市艺术馆已建成使用,包括客家博物馆、城市规划馆在内的城市文化广场功能日趋完善。此外,市、县两级图书馆均建立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县级支中心,沙县、永安市和将乐县、尤溪县分别列入国家级和省级试点县。

   基层点单,“半台戏”唱响乡村

  2月22日晚,尤溪县沈城影剧院里,四年级的小曦同学在妈妈的带领下,正聚精会神地观看台上的演出。

  “小孩很喜欢音乐,听说这次市里的少儿民乐团来演出,早早就带他来看,孩子高兴得不得了。”小曦的妈妈高女士说。

  去年6月开始,三明市艺术馆启动了“文化惠民。圆梦三明,公益演出进基层”系列活动,目前已经开展了8项专场演出,场场爆满。“每场活动我们都是提前精心组织策划,事先和底下沟通好,将老百姓喜欢的文化活动送下去。”三明市艺术馆工作人员范春芳说。

  三明市流动文化服务的开展有着地处山区、居住分散、人口密度低的市情现状。为了使送戏下乡活动更加贴近群众,永安市探索推出“半台戏”文化下乡模式,利用流动舞台车、流动图书馆深入基层农村开展“文化走亲”乡土巡演,由文化馆业务干部、馆办公益文艺团队和文化志愿者出半台节目,乡镇(街道)、村(社区)群众自编自演半台节目。总结永安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上级配送一部分,地方组织一部分、群众参演一部分”,三明市形成了“三级配送、四级联动”的文化下乡服务体系。由基层点单,市和县、乡政府分级采购配送“半台戏”演出节目或部分服务项目,形成“一台戏”。

  “重点就是按需点单、配套点单。”三明市委宣传部有关负责人说,各县(市、区)文体局负责收集分析当地群众公共文化服务需求,根据市级配送额度进行点单,确保服务供给与群众需求有效对接。市艺术馆(市公共文化服务配送中心)组合若干服务套餐供各县(市、区)点单,各县(市、区)相应提供配套服务,既可购买演出,又可以购买讲座、培训、展览,既可购买整台文艺演出,也可单点部分节目。

  如何把“送文化进农村”打造成三明公共文化服务的“金字招牌”?三明市出台了《流动文化服务工作制度》,以图书流动、文艺巡演、流动培训为主要内容,通过集中性示范服务、小分队志愿服务、“文化走亲”服务、城乡双向流动服务活动等渠道,推动流动文化服务成为常态。此外,建立了公共文化服务政府采购制度,通过“政府专项资金补助+主办单位低票价工程+企业冠名赞助”的“三三制”模式,扶持社会资源参与公共文化建设,打造一批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活动品牌。

  “送文化,更要种文化。”为此,三明市又出台了《公共文化服务结对帮扶工作制度》,推动资源和力量向基层倾斜,特别是加强城市对农村文化建设的帮扶,通过资金、项目、场所、技能等形式帮扶,帮助建好文化阵地、开展文化活动、提升文化技能、保护文化遗产,让文化的“种子”深植人心。

   沿河文化带建设,城市点睛之笔

  近年来,三明市区和各地充分利用城市沿河的特点,大力推进沿河两岸公共文化服务带建设,在扮靓城区的同时,也为群众提供了安全舒适的健身休闲、文体活动场所,得到百姓的交口称赞。

  由于沿河两岸管理隶属不同部门,使得沿河景观整治往往各自为政,大部分河道景观局限于河道驳岸、沿岸绿地的设计建设,缺乏地域文化元素。

  三明市政协常委、作家绿笙,长期关注闽学文化和三明地方文化,去年上半年,他写了一份提案,所关注的就是沙溪闽学文化长廊的文化构想。绿笙在提案中说:“福建闽学代表人物中杨时、罗从彦、朱熹三贤均在三明区域生活学习并从事讲学活动,留下许多历史文化遗迹,是三明历史文化中最有号召力的名片。以沙溪河自然流向分别打造杨时、罗从彦、朱熹的闽学展示区。借河流自然流向依序建设,寓意文化的流传如河流一般生生不息。

  建设沙溪十里闽学文化长廊,得到了各方的积极响应。“沙溪十里闽学文化长廊”项目被列入三明市委市政府2016年重中之重项目进行督办。

  为了更好地形成规划、尽早落实,三明市制定《关于建设沙溪十里闽学文化长廊的实施方案》,明确文化长廊由“政府统筹、县区参与、社会共建”。在沙溪西岸从台江坝到上河城的12.6公里亲水岸边,通过新建、改建、融入的办法,建园造景,精心打造亭台楼阁、浮雕景墙、雕塑石刻等景观,将闽学四贤(杨时、罗从彦、李侗、朱熹)的传统文化融入其中,建成独具文化底蕴且又生态自然的沙溪十里闽学文化长廊。

  三明市规划局党组书记吴长树表示,作为市区文化主轴中的主题,将闽学作为文化主题,体现出“园中有学,学在园中”,并融入老百姓对三明的城市记忆。而三明城的东岸有绵延十多公里的城市绿道,西岸应该有一道十里文化长廊。两岸呼应,方才完美。

  在三明人眼里,沙溪河就是这座城市的灵魂。在沿河两岸公共文化带的建设中,提炼文化符号,融入城市印记,形成特色鲜明、分布合理的沿河两岸文化服务体系,或许是最终的着眼点,更能引起百姓的共鸣。 (福建日报记者  陈亮  通讯员  余福  文/图 )

  

福建日报评论员:团结奋斗办好福建的事情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文明
让文明礼让风气蔚然成风
  中国自古便被世人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