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源乡变输血式的送文化下乡为造血式的在乡村“种文化”

28.01.2015  11:19

      春节前夕,各地纷纷开展送文化下乡活动。前不久,记者在将乐县大源乡发现,当地文化干部正通过一次次互动,变输血式的送文化下乡为造血式的在乡村“种文化”。

        1月22日,一场百姓当主角的文艺演出出现在大源乡农民休闲广场。演出中,既有传统将乐民谣《洗衣歌》、《十月怀胎歌》等,也有群众自导自演的小品,还有来自各村的“文艺能人”在舞台上表演自己的拿手绝活。一个多小时的演出,围满了里三层外三层的观众,当地村民说:“这样的演出,看得过瘾了!

        “这是我们两年来‘种文化’的成果。通过启智式的文化引导,发掘群众的文化兴趣,引导他们的文化审美,建立群众自己的文化队伍。”大源乡党委书记廖文盛说,大源乡户籍人口1.2万多人,但大部分青壮年都在外工作,在家的多是留守老人、妇女,常住人口只有4000多人。这些群众的文化需求旺盛,但获取文化的渠道却太少。

        群众有需求,干部就要想办法。2012年10月份,廖文盛组织乡里的文艺骨干,自己写剧本、挑歌曲,在大源乡大源村搭台举办一场干部当主角的演出。演出效果意外的好,在互动环节,还有群众自告奋勇上台唱歌。“这让我们发现,平时群众不是不积极,而是没有表现的舞台。”乡文化站站长肖慧娟说。

        为了给群众找舞台,大源乡决定将演出常态化,每个月举办一场,乡里11个村,再加上一个安置点,每月刚好去一个村。演出表演什么?干部们和群众商量,问他们最爱看什么?商量的结果是喜欢有本地元素的演出,喜欢看身边的乡亲上台。

        于是,干部们开始发掘本土素材。首先,先从找“老人”开始。“老人”是那些熟悉将乐本地历史、文化的人,他们身上有许多过去未被挖掘的宝贝——将乐本地的传说、代代相传的民谣等,这些宝贝稍加整理,就是绝好的演出素材。

        其次是开始引导和发掘群众自己的文艺队伍,寻找“能人”。所谓“能人”,则是那些有文艺兴趣和爱好,平时却没有机会发掘展现的乡亲。小吃店老板熊益生就是其中的一位。年轻时,他就爱好霹雳舞,在温州开快餐店的时候,还经常参加当地社区的文艺演出。2005年回到家乡后,就再也没上过台。“一方面是生意忙,一方面是没有舞台。”熊益生说。乡里组建文艺演出队伍,熊益生成为第一个报名的人。

        有了素材,有了演员,还要有张罗的人。各村的老人协会、妇女协会自告奋勇来帮忙,从编导到彩排,再到维持秩序,都有他们的身影。

        两年多来的演出,几乎场场都有不同的主题,但一致的是,都有鲜浓的本土艺术色彩。今年1月22日的这次表演,因为临近春节,他们把将乐本土的非遗“食闹音乐”搬上台。“大小唢呐、琵琶、平锣一起上阵,比过年还热闹,四里八乡很多乡亲连饭都来不及吃就赶来看戏。”大源村村民廖子本说,这两年,哪个村有演出,邻村的村民也会赶去看,一是演员里不少是熟面孔,去就是捧乡亲的场,二是演出时唱的是家乡的歌,演的是身边的事,看着就觉得亲切。

福建日报评论员:团结奋斗办好福建的事情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文明
让文明礼让风气蔚然成风
  中国自古便被世人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