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儒坊拟建唐坊宋街遗址博物馆 以华林寺为蓝本

11.06.2014  00:00

为保护展示晚唐五代城墙、宋代房基等遗迹,福州文儒坊西段原唐宋古城墙遗址上,拟建唐坊宋街遗址博物馆。9日记者从福州三坊七巷管委会获悉,目前唐坊宋街遗址博物馆的方案已原则上获批,该馆的整体建筑风貌将以宋初年(唐五代末)福州华林寺为蓝本,内部空间拟参照唐大明宫丹凤门遗址博物馆设计。

更让人期待的是,方案还将在博物馆屋顶平台设计建构“宋街”,届时游客除饱览该博物馆的遗址外,还可身临三坊七巷宋代繁华的街市中。

整体建筑“取传统,但不复古”

据悉,该博物馆总建筑面积约4500平方米,其中考古保护面积占2800平方米,配套设施用房为1100平方米。博物馆规划建两层:一层为挖开的考古遗址;二层供游客参观。

9日记者来到现场,看到工人们正在紧锣密鼓地施工。

据现场一位工作人员介绍,施工队伍5月份就已经进场动工,争取明年5月份建成对外开放。据介绍,该博物馆主要采用钢结构,结构柱跨度较大,最长跨度将达40多米。

根据目前原则上已获批的方案,设计的主要原则是不影响遗址将来的再研究,并且一切保护和展示措施应是可逆的。“届时将对遗址进行全覆盖,保持其原真性和完整性。”三坊七巷管委会相关工作人员介绍,博物馆的整体建筑风貌以宋初年(唐五代末)福州华林寺为蓝本,结合宋《营造法式》规制,采用新技术、新材料(钢构、玻璃等),主要贴近唐末宋初的建筑特色和风采,“取传统,但不复古”。

内部空间拟建透明观景长廊

据了解,2011年考古人员在此挖掘出唐宋三坊七巷文儒坊巷遗址,发现唐以来的丰富遗迹,尤其是考古发现了晚唐五代城墙、宋代房基等遗迹,为研究福州早期城市变迁及三坊七巷格局形成提供重要的实物论证。

除此,遗址还出土了大量的古代遗物,主要有唐五代钱纹砖、瓦当、筒瓦、板瓦等建筑构件,以及宋代玻璃渣和烧制玻璃的炉具。据介绍,三坊七巷素有“唐宋格局,明清建筑”之说,但坊巷格局形成于唐宋时期这点此前一直没有实物证明。此次的考古成果,完全印证了在晚唐五代时,这里已经是士族居住的区域,延续到宋代后,坊巷格局已经很明显。唐宋古遗迹的发现是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原真性的重要证明。

“为了更好地保护展示唐坊宋街遗址,我们初步打算在内部空间建一条透明的观景长廊。”据三坊七巷管委会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这个规划设想是参照西安的唐大明宫丹凤门遗址博物馆的内部空间修建设计方式,主要目的是更好地保护展示已发掘出的晚唐五代城墙、宋代房基等遗迹,供人们参观和考古研究。届时待博物馆建成对外开放后,游客透过玻璃俯视即可一览遗址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