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打、修补——“打白铁”老人的半辈子叮当人生
敲敲打打、修修补补,72岁的朱金海与白铁打了半辈子交道。现如今,随着塑料碗、不锈钢餐盘的风行,朱师傅的白铁加工生意虽然不比以前,但找他敲敲打打的顾客也不少,“不管啥时候,都饿不倒手艺人。”
一把铁锤、几声叮当,一张普通的铁皮就变成形状各异的生活用具,这就是正在渐渐消失的老手艺——打白铁。昨日在南平市区梅山坡的半坡上,一个不起眼的小作坊里,一位老人头顶帽子、戴着眼镜,手中的锤子发出“叮叮当当”的声音,在他的面前,漏斗、洒水壶、模具等物品堆放在角落。虽然城市的车流声几乎淹没了叮当声,但这些泛着白光的铁皮制具却仍在生活中可见。
“老伯,我该怎么称呼您?”
老人拿起豆粒大的白粉笔,边说边在一旁亮黑色的铁板上,写下了自己的名字——朱金海。字体有那么点王羲之“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的笔势,遒劲有力。正像他打铁的功夫,一锤接着一锤,“叮叮当当”,绵延不断。1965年高中毕业后,朱金海跟着师傅开始学打白铁。最初,他在工厂里做小工谋生。上世纪90年代初,趁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朱金海走出来了,在梅山坡的半坡上有了属于自己的小作坊。
“这一打就是23年,梅山坡这一带越变越繁华,不过我的生意还是照旧。找我修补白铁的,大多是街坊和老顾客。”尽管时代变迁,工厂批量生产的不锈钢、塑料等新材料的应用,冲击着这个老旧的行当,但朱金海对于自己“打白铁”的手艺很坚持。他说简单的修补,工具不要多,边说边一一展示着他的工具,“这是特制的剪子,这是划针、量尺、锯……”。
“手打出来的东西,简单又耐用,既可以定制形状,东西还结实耐用。”提起自己的这门老手艺,他来了兴致。老人回忆说,白铁,其实就是早期人们对镀锌板的一种通俗的叫法。因为镀锌板是白色,打制白色的镀锌板就叫“打白铁”。后来,除了打制镀锌板,也打制铜、铝或其它金属板材,所以现在的“白铁匠”,其实就是钣金工。“完成一件定制的物件,是需要有一定的几何知识,做出来的东西才能分毫无差。”朱金海通常是按顾客的要求,先把物件拆分成各个部件,并画出平面图,裁切白铁片后,再用手工敲打成型,衔接、焊锡,做成成品。
早些年,物资匮乏,谁家的洋铁桶、煮饭锅破了底,都是舍不得扔掉的,送到朱金海的白铁铺来修一修、补一补继续用。“你看,如果重新买一个至少要100多元,便宜的修补,才20-30元,反正一样能用。”朱金海说,那时会打白铁的人,通常很受欢迎。但随着时代的变迁,现在很多人尤其是年轻人,都不知道有这门手艺。
“手艺被人看淡了,年轻人也不愿意学,只有一些人需要做白铁钱盒子,或者要定制什么特殊的物件时,才想起找白铁匠。”朱金海感慨道,“年纪越来越大,再过几年,或许就打不动了,不知道那时街坊们会不会为找一名白铁匠而苦恼。” ☉吴建琼 文/摄
(闽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