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家庭,其实也很“平易近人”
右手轻按门锁,通过指纹识别,家门缓缓打开。一只脚刚踏入门槛,门头的自动感应灯渐渐亮起。
半个钟头前的回家路上,开水壶、热水器早已接收手机发出的指令,烧好了水。此时,来一壶清茶或一杯咖啡,细细品味。累了,乏了,再到淋浴间冲个热水澡。
工作了一天,放松放松吧。听听高保真的音乐,看看环绕声的影片,不管什么音乐、影片,只要手机一划,就可以推送到播放设备。
困了。躺下,一按床头的总开关,卧室、客厅都暗了下来,静静睡吧。
……
这,还只是数字家庭崭露的“冰山一角”。
日前,省经信委再次出台《关于加快数字家庭应用发展促进信息消费的指导意见》,全面加快数字家庭应用发展。
去年11月,省政府“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12条”提出,3年内在全省建设30万户以上数字家庭应用示范工程,但在实际推广中,囿于供需双方的信息不对称,普通消费者仍停留在数字家庭“高大上”的粗浅认识上,认知度、接受度并不高。
省经信委信息化推进处处长刘正农说,在《指导意见》中首次提出培育基本用户的观点,正是要瞄准关键瓶颈,重点突破。
事实上,数字家庭产业经过多年发展,消费门槛已经大大降低,具备了培育基本用户的基础条件。
单个应用自不必说。光速达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智能锁,集纳了指纹、密码、遥控、刷卡、手机远程、机械钥匙六种开锁方式,一套的价格不过2000多元;才1000多元的手机看护宝,可以通过手机APP,对行动不便的家庭成员、独自在家的小孩进行实时看护。
集成应用的门槛同样在下降。光速达负责人林世端告诉记者,即便是集成了照明、空调、电视、窗帘等的智能控制系统,若只是改造安装控制系统,成本才两三千元。
在安明斯集团,集成了40多家企业的80多款产品的数字生活体验馆,呈现出数字家庭的美妙图景。集团董事长林熙明说,企业希望先以较低的门槛将数字家庭应用植入市场,既让消费者慢慢接受,拓展需求,又让自身更多接收市场反馈,反过来促进产业发展。
刘正农认为,数字家庭的应用发展,应该是渐进式的过程。“结合生活实际,找准基本诉求,由1.0版本启动,再向2.0、3.0甚至更高版本逐步提升,才是让数字生活走入千家万户的有效路径。”
光有门槛的降低,显然还不足以实现“培育基本用户”的目标。
自去年10月全省首个数字家庭体验屋在福州建成后,由企业主导建设的体验屋已在全省各设区市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其中仅光速达就投放了38个。省经信委在《指导意见》中提出,采取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方式,建设数字家庭体验中心和应用示范小区或示范乡(村),推进示范应用。
对此,企业予以了认同。多位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如果让更多的消费者有现场体验的机会,相信大家可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个性需求。”
要留住客户,光有产品也不够。
产业发展起步早、程度高,但推广难、普及慢,一直是我省数字家庭应用面临的实际。专家认为,很重要的原因,是长期以来服务没有跟上,甚至有的企业、代理商只管卖产品,不管后续跟踪保障。
“眼下,数字家庭应用还处于市场培育期,服务一定要先行一步。”林世端认为,“若服务跟不上,产品就没有支撑,市场就会丧失信心。”
林世端说,其实,数字家庭也很“平易近人”,而其最终目的,即是要改变用户的生活习惯,带给用户更便捷、更智能、更人性的生活方式。
(栏目主持:陈娟)
记者手记>>>
□谢贤伟
数字福建最微观的落脚点,无疑就在数字家庭。以培育基本用户为突破口,加快数字家庭的推广普及,不仅可以实现数字家庭应用量的快速增长,同时也促进了产业进步与用户提升的双重质变,为“数字福建”的大厦夯实了根基。
过去瞄准高端客户作主攻点的策略,固然可以在短期内带来可观的收入,但其持续性却受到极大制约。而培育基本用户,不但拥有做大市场的基本盘,而且在渐进式的改善性需求中,更是对消费的增长、产业的进步起到了持续性的积极影响。
而这,恰恰也是“数字福建”信息惠民的立足点所在。
推进数字家庭的普及应用,千万别“捡了一两个西瓜,丢了不计其数的芝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