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理想追求是 为孩子提供适合的教育

21.12.2016  12:37

  什么样的教育才是好的教育?有人说,拥有现代化的校园、一流的办学条件是好的教育;有人强调,名校配上名师就是好的教育;有人则认为,升学率高、能让学生考上名校、重点校的就是好的教育。笔者认为,应该关注的不仅仅是这些外在的东西,更应该关注的是作为个体的每个孩子内在的成长过程,比如:灵魂是否被唤醒,潜力是否被开发,生命过程是否得到全面、自由而又有个性的成长。举个例子:假如有这么两所学校,一所学校进来的学生都是挑选好的,毕业出去了也是好的,那么这所学校还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好的学校;另一所学校学生进来的时候基础是一般的,有的甚至在学习习惯和行为养成方面是有欠缺的,但孩子们在这所学校学有所得,毕业的时候学生在思想品德、学业成绩等方面都有了进步,尽管没有几个考上重点学校,但违法犯罪率是零。我们不可否认,这是一所好学校!因为,评判一所学校好与坏、优与劣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看这所学校能否尊重每个孩子的发展潜能和个性品质上的差异,并为他们提供适合发展的教育。

  适合的教育是一种“无为”的教育,就像春雨一样,“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种“无为”的教育,不是不为,更不是脱离实际的空洞的说教,不是脱离学生身心发展实际的运动式的灌输,它可能是不为感知的,却又深深地影响着人的心灵,通过老师、家长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去唤醒每个生命个体丰富的、各不相同的生命潜能,唤醒他们对真、善、美的渴慕,唤醒他们对知识技能、自由平等、希望与爱的追求。

  适合的教育是尊重孩子选择的教育。每个生命在其生理、心理和个性品质上的独特性,要求我们的学校教育,应该尊重个体差异,坚持选择性的教育思想,让教育回归本原,通过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努力把更多的学习选择权交给学生,把更多的授课权交给教师,把更多的教育权交给学校。比如,在大中小各个学段,特别是大学、中学阶段,可以有计划地减少必修课,增加选修课,让学生多些自己想学、有能力学、学得好且对实现自己志向有用的东西,向着全面而又有个性的方向发展。在制度保证方面,要加快实施弹性学制和学分制,允许学生提前毕业;在新高考改革中,通过“必考+选考”的模式,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选择考试科目;推进“成长导师制”、“多学期制”、“现代学徒制”等机制层面改革,从而使得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不断的选择中发现自我、实现自我。

  适合的教育需要一个宽松平和的社会心态。首先,家长要有科学的教育观、成才观。“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然而,什么样的孩子才算成功?现在不少家长朋友,或多或少存在盲目攀比和随大流的心态。一是盲目跟风,不分析自己孩子的自身条件、兴趣爱好特点和个性特长,社会上什么最热,什么职业最受人追捧,就希望自己的孩子往那个方向发展。比如,近年来持续升温的“普高热”现象,不少家长非得把中考成绩语、数、英三科成绩在270分及格线以下的孩子往普通高中挤。但实践经验告诉我们,这类孩子学习基础相对较差,但可能动手能力比较强,如果选择读中职学校更为合适,何况现在读中职同样能选择专科和应用型本科专业继续学习提高;二是教育焦虑,随着各地针对中小学生的“减负令”纷纷出台,下课早了,作业少了,考试的方式变了,可家长、孩子仍是累。表现为课内减压、课外增压,学校减负、家长增负,负担从课内转向课外。学习差的想提高成绩,学习好的要更上一层楼,家长心里,总有个“别人家的孩子”比我们好。这种跟风、焦虑,从表象看,是因攀比心理而无所适从;从根源分析,是家长的教育观、成才观出了问题,不顾及孩子的自身条件,定位不准确,方法不科学,效果当然不好。

  其次,学校要坚持教育的本真追求。这种本真追求,就是把促进人的发展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做到课堂上尊重差异,课程上体现差异,情感上关爱差异,让差异变成有效的教育资源;要改变单一的课程结构,通过开发实施多样化的课程,扩大学生的自主权和选择空间,尽可能为学生成长提供条件;要培养有个性化教育观念的教师,牢固树立因材施教、尊重个性差异、挖掘个性潜能的教育观念。

  第三,社会对教育需要有一个平和和安静的成熟心态。“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培养人是一辈子的事情,不可能一蹴而就。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教育是慢的艺术。在高速发展、充满竞争而又浮躁的社会环境下,更应该给予教育足够的耐心、等待、包容和期待,让教育工作者按照教育规律和孩子的成长规律来办学校。

  为每个孩子创造适合的教育,是最好的教育。这是教育常识,是教育理想,更需要社会、家长与教育部门共同努力,使之变为现实。

  (作者系泉州市教育局副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