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教育厅党组成员刘剑津

28.07.2015  19:17



  2015年7月28日(星期二)10时,福建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教育厅党组成员刘剑津接受中国福建政府网专访,就“注重发展校园体育,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与网民进行在线交流。

   [主持人小乔](10:00)

  各位网友大家上午好!欢迎来到中国福建政府网在线访谈。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学校体育不仅是增强学生体质的手段,更是塑造青少年人格的重要途径。今天我们非常高兴邀请到福建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教育厅党组成员刘剑津做客我们的栏目,欢迎您,刘副书记。近年来,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我省对学生体质的监测是如何开展的?

   [省委教育工委刘剑津副书记](10:02)

  1985年开始,教育部等6部委每5年组织一次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我省相对应每5年组织一次全省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2014年,全国(省)第七次全国(省)学生体质健康调研已顺利完成,本次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涉及福州、厦门、邵武三市中、小学20余所及福州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福建农林大学、福建医科大学4所大学。调研统计7-22岁的汉族学生近万名,对适龄汉族学生的身体形态、生理机能、身体素质及健康状况等4个方面进行检测。

   [主持人](10:04)

  我省学生体质与健康的现状如何?

   [刘副书记](10:05)

  去年组织的第七次全省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数据统计分析结果正在核查校对。将2010年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与2000年及2005年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我省汉族学生的身体形态、生理机能、大部分身体素质、营养不良检出率及龋齿发生率等均得到显著的改善,但力量耐力素质下降,屈光近视率上升。

   [主持人](10:07)

  按理说现在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儿童也好,青少年也好,营养方面比过去更好,但是现在不少学生的身体素质在下降。我省学生体质与健康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

   [刘副书记](10:08)

  (1)学生体质健康的城乡差异依然存在。乡村学生身高、体重、胸围等形态发育指标,肺活量等身体机能指标,均显著地落后于城市学生。

  (2)身体机能中肺活量/体重指标的总体水平虽有显著提升,扭转了2001年至2005年期间显著下降的颓势,但与10年前比仍显负增长,这显示了2006年至2010年期间,由2001年至2005年期间显著下降态势得以回升的水平尚未及1995年至2000年期间的水平。

   [刘副书记](10:10)

  (3)身体素质中,反映力量耐力素质的男子斜身引体与引体向上,女子仰卧起坐的总体水平承接2001年至2005年期间下降的态势继续走低,尤其是乡村初中、高中男女生,及其城乡男女大学生水平均连续下降。

  (4)学生视力低下率尚未得到有效控制。

   [主持人](10:12)

  导致学生体质不如以往的原因有哪些呢?

   [刘副书记](10:13)

  青少年体质水平不如以往,原因是多方面的:

  (1)从社会大环境看,就是片面追求升学率及重智育、轻体育倾向的负面影响。学生在升学压力之下,课业繁重,疲于应对考试科目,大部分时间都沉浸在书山题海之中,导致无暇顾及体育锻炼。即便中小学生热切期盼有充裕的课余锻炼时间,估计学校也很难为他们腾出更多的时间。

  (2)从家庭环境来看,现在独生子女居多,生活上父母为孩子包办一切的情况比较普遍,目的也是为了能让孩子腾出更多时间专注于学习,在各类教育考试的竞争中成为胜者。体育锻炼等其他的兴趣爱好都只能暂时靠边站。另外,如今不少家庭都有了汽车等代步工具,孩子上下学都由父母接送,不少孩子连走路的机会都比别人少了许多。

   [刘副书记](10:15)

  (3)从学生自身的偏好看,曾几何时,捉迷藏、跳皮筋、跳房子等传统游戏,已越来越不为现在的孩子所知,取而代之的是各种电脑和网络游戏。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越来越多中小学生的兴趣从体育运动转向了网络世界,从网络社交到游戏,从手机到平板电脑,这些使孩子们保持静态的元素越来越多。因此,即便有多余时间,体育锻炼也很少成为学生的主动选择。大多数学生,更愿意用其他方式打发时间,如打游戏、上网、看电影等。

  (4)从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来看,应该承认,基层的教育局长、校长对于改善学校体育工作、提升在校学生体质有一定的影响力,如果他们能够拿出足够的决心和诚意狠抓学校体育工作,学校严格履行相关法规、文件的要求,那么,学生体育课的正常上课率、在校体育锻炼的时间和质量都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学生的身体健康也就会随之受益。

  但这种作用始终是有限的,并不足以彻底解决中小学生的体质问题。要让孩子们强健起来,更离不开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刘副书记](10:17)

  (5)场地不足是制约中小学开展体育教学的重要瓶颈。 虽然很多家长也希望孩子能够有更多机会参加体育锻炼,但除了学校之外,社会上能够免费开放的运动场馆又有几个?除了偶尔去公园跑步运动之外,恐怕也很难有更多经济实惠的运动方式供学生们选择了。同时,许多城市中小学都面临着场地小、生均活动面积小的难题。体育场地是学校办学的基本条件之一,如果没有场地或者场地不足,会给体育教学和课外活动带来很大的被动。

  (6)安全风险也是制约中小学开展体育教学重要制约因素。在独生子女为主的当今学校,对学生体育课安全日益重视,给教师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学校体育教学中存在为了安全而“因噎废食”的现象时有发生。安全问题已成困扰学校体育的一大隐患,在“安全第一”的思想下,许多体育教师由于过分担心学生在体育课上受伤,怕受到学校、家长的指责,于是体育课上总是小心谨慎:跑步怕摔伤,跳跃怕扭伤,单、双杠、跳山羊怕摔下骨折,篮球、足球怕砸伤等,学校安全工作对学校体育工作的巨大影响力,体育教师们“为了学生的安全,只好损害学生健康”,达成了 “宁肯坐死,也不跑死”的共识。

  所有这些导致近几年来我国学生体质水平下降的因素,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反思。

  [主持人](10:19)

  刚才说到这些原因不仅仅是我们省,在全国大部分地方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近年来,省里出台了哪些强化学校体育的政策文件?

   [刘副书记](10:20)

  为推进学校体育工作,我省陆续制定出台《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教育厅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闽政办〔2013〕123号)、《福建省教育厅关于印发福建省学校体育工作三年行动计划(2013—2015年)的通知》等文件;我省还制定实施了初中升学体育考试制度,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与评价制度、学校体育工作评估制度、学校体育报告公示制度等。

   [主持人](10:22)

  我省实施的初中升学体育考试制度有哪些改革亮点?

   [刘副书记](10:23)

  我省初中生毕业升学体育考试包含初中毕业时身体素质、运动能力测试等内容。从2014年起,在初中升学体育考试中,将长跑(男子1000米、女子800米)和游泳(100米,不分泳姿)列为二选一必考项目,以进一步提高广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效地引导社会、学校、家庭增强提高学生体质的意识。

   [主持人](10:25)

  我省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与评价制度是如何实施的?

   [刘副书记](10:26)

  要求各级各类学校每年对学生进行一次身体健康检查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并将测试结果经教育部门审核后及时上报并纳入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数据管理系统,同时在学校内部公布,并将每年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结果向学生家长反馈。

   [主持人](10:27)

  我省学校体育工作评估制度的程序和方式是什么?

   [刘副书记](10:28)

  从2014年起,组织开展全省中小学体育工作评估。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学校按照要求进行自评,各设区市和平潭综合实验区教育行政部门对本地学校体育工作评估结果进行复核检查,由省教育厅对各地上报的评估结果进行抽查、认定和公布。同时,省教育厅将根据教育部制定的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和高等职业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适时开展高等学校体育工作评估。

   [主持人](10:30)

  我省学校体育报告公示制度如何落实?

   [刘副书记](10:31)

  学校体育报告公示制度要求,各市、县(区)教育部门逐级上报本行政区域学校体育工作情况,并对所报情况进行公示。重点报告和公示学校体育课开课率、阳光体育运动、学校体育经费投入、教学条件改善、教师队伍建设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数据测试和上报等情况。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向社会公布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工作方案、基本要求和监督电话。学校利用公告栏、家长会和校园网等通报学生体育活动情况。从2014年起,省教育厅公布各地学校和全省各高等学校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结果。

   [主持人](10:33)

  应该说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比如说中小学和高校提出的实施方法是不一样的,目前,加强高校体育工作的措施有哪些?

   [刘副书记](10:34)

  是的,方法是不同的。目前,高等学校体育工作仍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尤其是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下降趋势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扭转。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高等学校体育工作,2014年,教育部出台了《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根据《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大学生至少要学会两项终身受益的体育锻炼项目,养成良好锻炼习惯。高校要为本科学生开设不少于144学时的体育必修课,成立不少于20个学生体育社团。

   [主持人](10:36)

  《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对课程提出了哪些新要求?

   [刘副书记](10:37)

  《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严格规定了体育课程设置与实施,要求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科学锻炼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有效方法,学会至少两项终身受益的体育锻炼项目,养成良好锻炼习惯。其中,本科学生开设不少于144学时(专科生不少于108学时)的体育必修课。为其他年级学生和研究生开设体育选修课,选修课成绩计入学生学分。

  每所学校都要开设不少于15个的体育项目。每节体育课提高学生心肺功能的锻炼内容不得少于30%;反映学生心肺功能的素质锻炼项目作为考试内容,考试分数的权重不得少于30%。

   [刘副书记](10:39)

  要求各高校组织学生每周至少参加3次课外体育锻炼,切实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参与运动会的学生达到50%以上;学校成立不少于20个学生体育社团;因地制宜开展社会服务等。

  同时要求各高校,一是要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建立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中心,形成本校学生体质健康年度报告;二是学生测试成绩列入学生档案,作为对学生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毕业时,学生测试成绩达不到50分者按结业处理(因病或残疾学生凭医院证明向学校提出申请并经审核通过后可准予毕业);三是建立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分析和研判机制,根据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制定干预措施,视情况采取分类教学、个别辅导等必要措施。

   [主持人](10:41)

  我省是如何落实《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的?

   [刘副书记](10:42)

  《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是对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要求,是衡量高等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依据。我省要求各高等院校从以下方面抓好落实:一是把学校体育工作列入学校的发展规划,充分发挥学校体育的立德树人功能;二是保证体育课时,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丰富课程项目、内容,提高教学质量;三是保障学校体育课外活动时间,解决校内外体育社团建设薄弱,校园体育文化、社会服务功能单一问题;四是健全学校的评价体系建设,使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成为全面衡量学生发展和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指标;五是解决学校体育办学条件急待改善,场地设施等基础建设薄弱,教师队伍素质有待提高问题。

   [主持人](10:43)

  为进一步强化中小学体育课堂教学,采取了哪些措施?

   [刘副书记](10:44)

  要求全省各地各校严格按照国家和省里有关中小学课程设置标准进行课程安排,确保开足开齐上好体育课。同时,我厅印发了《福建省教育厅关于调整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及比例的通知》(闽教基〔2014〕17号),调整并增加中小学的体育课课时,将原来1~2年级体育课程由每周3个课时调整为4个课时,将原来7~9年级体育与健康课程由每周2个课时调整为3个课时。

   [主持人](10:46)

  在加强学校体育教师队伍建设方面采取了哪些对策?

   [刘副书记](10:47)

  (1)多渠道补充体育师资,推进城镇学校体育教师支援农村体育教学工作,农村教师补充中优先考虑招聘体育教师,鼓励退役优秀运动员按照有关规定从事学校体育教学工作。对达到运动健将级别的运动员,经过一定的教育教学培训后从事体育教学工作给予政策倾斜。

  (2)加大各级体育教师培养力度,丰富培训内容、拓宽培训渠道。学校对参加培训的教师提供时间和经费保障。每2-3年组织一次体育教师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考核,对不能胜任的体育教师制定相应整改措施。

  (3)保障体育教师在职务评聘、福利待遇、评优表彰等方面与其他学科教师同等待遇。科学核定体育教师工作量,体育教师组织开展课外体育活动每周计2课时,组织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含统计、整理、上报),每班每学年计8课时。学校要落实体育教师服装费(每人每学年不低于500元标准)、户外工作高温补贴费。

   [主持人](10:49)

  去年,福州一中向新入学学生布置“暑期体育作业单”曾引起热议,“暑期体育作业单”包含哪些内容?

   [刘副书记](10:50)

  福州一中给学生布置的“暑期体育作业单”,别出心裁、很有新意和价值。这份“体育作业单”由“致家长信”和16段学校体育老师拍摄的教学视频组成的“运动菜单”组成。要求家长督促孩子运动,包括“至少完成一项体育技能的学习,坚持每周至少参加两次身体素质锻炼,每次选择两项身体素质进行锻炼,建议时长为30分钟以上”。福州一中这一做法值得向全省各级各类学校宣传推广。

   [主持人](10:52)

  以“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为核心的阳光体育运动在我省开展的情况如何?

   [刘副书记](10:53)

  我省自2007年开始在各级各类学校全面开展“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各地各校充分利用网站、电台、墙报黑板报等广泛进行宣传,福建教育电视台开辟专栏进行报道,使广大师生充分认识阳光体育运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大大增强了学生参加阳光体育运动的自觉性,形成了学校、家庭、社会互动的良好态势。目前,长跑、跳绳、滚铁环、武术操、南拳、白鹤拳、脚斗士等小型多样、富有地方特色的体育项目,已成为我省“阳光体育运动”常态项目,有效充实和丰富了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内容,深受广大学生喜爱。

   [主持人](10:55)

  省级层面开展了哪些校园体育竞赛活动?

   [刘副书记](10:56)

  广泛开展全省大、中小学生体育联赛活动。自2012年起,联合体育部门在全省中小学校范围内广泛开展田径、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等六项体育联赛;目前,增加定向越野、游泳、啦啦操等三项,共九项中小学生体育联赛。2013起,依托省大学生体育协会,启动开展全省大学生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啦啦操、电子竞技等六项体育联赛;今年,增设网球、武术、田径、游泳等四项,共十项大学生体育联赛。

   [主持人](10:58)

  我省综合或专项性的学生体育运动会开展情况如何?

   [刘副书记](10:59)

  省里每四年举办一届全省大学生运动会(已举办十五届)、每三年举办一届全省中学生运动会(已举办九届);各设区市、县(市、区)也积极举办综合性学生运动会;各级各类学校每年至少举办一次校级运动会。全省大、中学生运动会改革正有序推进。省大学生运动会从2014年的第十五届开始并入省运会,设大学生部,淡化金牌和锦标;中学生运动会省里不再统一组织,下放至各设区市举办;以期使学生运动会更大限度地推动和促进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更大程度地面向全体学生。

   [主持人](11:01)

  采取了哪些措施对学校体育场馆资源进行优化整合?

   [刘副书记](11:02)

  要求学校按照《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中小学校体育实施技术规程》及相关学校建设标准和技术规范要求,加大学校体育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在基层公共体育设施建设中统筹规划学校体育设施,在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等有关专项和教育费附加中,加大对学校体育设施建设和器材配备的支持力度,学校体育设施和器材需达到国家标准。除了结合城区改造改善办学条件外,在现有条件下,因地制宜采用“上天入地”的形式弥补场地不足问题;采用“替代性”、“拓展性”项目同样可以达到教学目的。比如,如果无法开展800米或1000米长跑,可以选择3分钟跳绳、25米往返跑等替代性项目,同样锻炼耐力。

   [主持人](11:04)

  目前我省各级各类体育传统校、特色校创建情况如何?

   [刘副书记](11:05)

  截止目前,共创建省级中学体育特色学校111所、中学体育传统学校100所;省级小学体育特色学校119所、小学体育传统学校107所。

   [主持人](11:06)

  作为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突破口,福建在开展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方面做了哪些事情?

   [刘副书记](11:07)

  (1)委托第三方开展调查研究,召开专家座谈会,开展全省青少年校园足球发展公共政策课题研究。遴选组建了全省校园足球培训讲师团,组织编写了福建省本土教材《校园足球教师指导用书》(小学、中学版)。

  (2)今年4月,经福建省政府同意,由省教育厅牵头成立了福建省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省教育厅厅长黄红武任组长。该小组将领导全省青少年校园足球的开展,履行校园足球工作的宏观指导、统筹协调和综合管理等职责和任务。

  (3)评选省级及以上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655所(其中小学348所、中学307所),三年内,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将超过700所,届时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数量将占全省中小学总数的10%,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厦门市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3个青少年校园足球试点城市之一。

  (4)举办三个层面的培训:第一,培训近200名各县(市、区)教育局局长和体卫艺科(股)长;第二,培训近900名各县(市、区)足球特色学校校长和教务处主任;第三,培训近700名全省足球特色学校(含中学和小学)足球教师。我们还将开展足球裁判员培训。

  [主持人](11:10)

  福建省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的工作进展情况如何?计划投入的资金有多少?

   [刘副书记](11:11)

  今年9月,拟召开全省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省财政已拨出近1000万元专项经费用于校园足球师资培训、教学大纲和教学指导用书研制、校园足球联赛等支出。

   [主持人](11:12)

  省级及以上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的评选标准是什么?

   [刘副书记](11:13)

  根据加快发展和普及校园足球的精神,为确保校园足球特色学校遴选工作规范有序开展,教育部制定了《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基本标准(试行)》,从组织领导、条件保障、教育教学、训练与竞赛等四方面对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遴选标准做了全面、明确、具体的要求。省级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标准参照全国标准执行,并逐步扩大遴选范围,培育种子学校,成熟一批,发展一批。

   [主持人](11:14)

  在培养学生对于足球的积极性方面,有没有什么措施?

   [刘副书记](11:15)

  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培养学生对足球的积极性:

  1.校园足球课堂是培养学生足球积极性的主渠道。因地制宜,开发和编制足球校本教材;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把足球作为体育课的必修内容,每周用一节体育课进行足球教学;高中阶段学校开设足球选修课;

  2.保证校园足球课外活动时间。在开齐开足上好校园足球课程的基础上,实施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校园足球课外活动,将足球运动纳入大课间或课外活动,引导更多的学生参与校园足球活动。

  3.营造校园足球文化。经常组织开展以足球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如足球游戏、摄影、绘画、征文、演讲等)。

   [主持人](11:18)

  福建省将如何培育发展校园足球的软环境,培育全社会关心校园足球,支持校园足球发展的氛围?

   [刘副书记](11:19)

  主要从加大宣传力度,建立基于互联网的校园足球信息平台,动态报道足球活动,发掘并树立典型,交流工作经验,展示特色成果等方面着手,培育全社会关心校园足球,支持校园足球发展的良好氛围。

   [主持人](11:20)

  现有的教学条件下,在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的硬件设施上,还存在哪些不足?有没有一些发展的硬指标?

   [刘副书记](11:21)

  硬件设施上存在的不足主要是场地面积不够,足球场地偏少、偏小,场地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有条件的学校,要建立标准足球场,条件不具备的学校,要因校制宜,建设5人制、8人制足球场,并要充分利用现有场地进行建设改造提升。

   [主持人](11:22)

  除了硬件,更多的是意识方面跟不上,毕竟现在还是分数优先,这种情况下,校园足球如何才能发展得起来?

   [刘副书记](11:23)

  校园足球是以足球特色学校为主开展,是学校根据自身条件、办学特色和教育部的有关文件要求自愿申报省级及以上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目前,全省申报的首批校园足球特色学校655所(其中小学348所、中学307所),约占全省中小学数的10%。

   [主持人](11:24)

  下面我们看下网络平台上网友问题。

   [网友琳莉](11:25)

  足球是否列为校园体育的重中之重?

   [刘副书记](11:26)

  我们把体育项目按照轻重排列,青少年校园足球作为体育改革的突破口,是综合改革内容之一,是推动体育综合改革的重要举措。

   [主持人](11:27)

  如何规避和防范学校体育运动伤害事故的发生?

   [刘副书记](11:28)

  学校开展体育课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体育比赛过程中,学生既有身体动作也有大量的身体接触,无法做到完全避免学生体育运动伤害的发生。为保护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合法权益,保障学校体育工作健康、有序开展,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印发的《学校体育运动风险防控暂行办法》和《福建省学校安全管理条例》,建立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学校体育风险管理机制与校园意外伤害事故处置应急机制,加强对体育设施的维护保障和使用管理,加强体育活动安全管理、安全教育和培训,制定校园体育安全管理工作方案和活动安全预案,落实安全工作责任制,切实保证学校体育活动的安全。

  作为体育教师要有充分的安全措施,在上器械课时仔细做好准备工作,如检查场地、器材,合理安排运动量、准备活动充分等。课堂教学过程中,严格实施课堂常规要求,严禁学生嬉戏闹、任意蛮干、动作粗野、违反运动规则的行为,对某些意外伤害的苗头及时制止,是完全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伤害事故发生的。如果一旦有了体育伤害事故,只要我们能及时妥善的处理,不会造成严重后果。

   [主持人](11:31)

  如何进一步强化学校体育工作督导和奖惩机制?

   [刘副书记](11:32)

  为进一步强化学校体育工作,各级教育督导机构坚持督政与督学相结合,将学校体育工作纳入综合督导范围,联合有关部门开展专项督导。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绩效评估和行政问责,对学校体育工作成绩突出的地方、部门、学校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对不能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时间、未按国家规定开齐开足体育与健康课、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连续3年下降的地区和学校,在教育工作评估和评优评先中实行“一票否决”。

   [主持人](11:33)

  加强学校体育工作保障措施还有哪些?

   [刘副书记](11:34)

  (1)加强学校体育的组织领导。要求各级政府将学校体育发展纳入本级政府年度工作报告,建立健全以教育部门牵头、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的学校体育工作机制。教育部门进一步完善政策、制定标准、加强监督和指导,将学校体育纳入各类教育规划。发展改革部门要把提高青少年身心健康水平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财政部门要落实支持学校体育的投入政策,保障经费及时投入和使用。体育部门要在技术、人才、场地等方面加大对学校体育工作的支持力度。校长是所在学校体育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确保学校体育各项工作任务的具体落实。

  (2)加大学校体育投入力度。各级政府要统筹教育经费投入,切实保障各级各类学校公用经费中用于体育的支出,并随公用经费标准提高而逐步增加。各级政府要将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建设、体育活动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和基本建设投资计划,优先支持边远山区、革命老区和边远农村地区学校体育工作。

   [主持人](11:37)

  目前,福建省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难点在哪里?

   [刘副书记](11:38)

  难点主要在于体育健康的意识、观念及安全的担忧等方面。健康的体魄是作为人的生存发展最重要、最基本的素质。学校、家庭、社会必须共同努力,达成共识。

   [主持人](11:39)

  作为家长会担心,体育活动多了,会不会影响学生学习成绩?学校要怎么平衡成绩和体育活动的关系?

   [刘副书记](11:40)

  目前,校园体育活动不是多了,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的校园体育活动时间,只会促进学生的学习。同时,按照国家的课程标准开齐开足上好体育课程在内的各项课程,不存在平衡学习成绩和体育活动的关系。

   [主持人](11:41)

  现在学校课业本来就很重了,学生哪有时间参加锻炼,即使有,也是为了完成任务,甚至有时候老师也是在完成任务,您对此怎么看?

   [刘副书记](11:42)

  体育课程作为各教育阶段的基本课程(学业)之一,各中小学校都有责任、有义务开齐开足上好每一堂体育课,认真组织学习参加校园课外体育锻炼。为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进一步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全面发展,更加合理地安排义务教育阶段各学科的课时,开齐开足国家规定的课程,根据教育部有关文件和要求,我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及比例要求,1~2年级体育课程每周4个课时,7~9年级体育与健康课程每周3个课时。学校应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切实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时间。没有体育课的当天,学校必须在下午课后组织学生进行一小时集体体育锻炼。全面实行大课间体育活动制度,每天安排25~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1~6年级体育课程的课时应全部用于体育实践课教学,7~9年级体育与健康课程可结合相关体育活动,使学生了解一些体育健康知识,但必须充分保证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时间。

   [主持人](11:44)

  好的,今天通过刘副书记的介绍,相信大家了解到现在学校体育教育应该是教育工作当中的薄弱环节,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影响和制约学生健康体制水平的重要因素,所以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对增强学制体制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希望各位教育工作者、各位家长真正认识到这样的意义,并且身体力行帮助孩子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使他们真正能够成为未来的接班人。非常感谢刘副书记接受我们的访谈,感谢各位网友的参与,我们下次节目再见,谢谢!

   [刘副书记](11:45)

  谢谢,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