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校长李灿东教授指导修园班学生第二课堂学习

16.05.2017  09:23

5月12日,我校中医诊断学学科带头人李灿东教授深入修园班学生第二课堂调研,了解《中医误诊学》(中医思维)学习兴趣小组的学习情况,指导同学们如何进一步开展中医误诊学和中医思维的学习探讨。

在调研中,李灿东教授对同学们的学习热情和取得成绩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向同学们介绍了中医误诊学中所蕴含的中医思维和实践价值。他针对兴趣小组的研究方向凝练提出了三点建议:一要基于经典,努力发掘,争取“发前人之所未发”,从正反两方面探讨经典著作中蕴含的中医思维原理。二要对接时代,联系实际,探索中西药联用中可能出现的误诊现象及其避误。三要探索中医证素、状态辨识等当今可测量、可量化的中医诊断理论和实践,对于探讨病情轻重辨误、病证兼杂辨误的现象。他还对兴趣小组的组织形式进行评价与指导,希望兴趣小组扩展到面向全校同学,增强与其他院校的交流,开阔眼界、拓宽思维,让《中医误诊学》兴趣小组成为本科生中医思维培养的阵地和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亮点。

李灿东教授还建议同学们可以针对“约架雷公太极”等当前社会热点事件进行讨论,不断完善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并以“牧童”自比,愿为同学们“遥指杏花村”,希望同学们能在中医求索的道路上,不忘初心,端正品行,明中医之长短,析经典之真伪。在脚踏实地努力学习的同时,也不要忘仰望星空,做新时代的“中医人”。

据悉,修园班《中医误诊学》学习兴趣小组成立于2011年,现有17名成员,是以“修园班”学生为主体,以中医误诊作为为出发点和研究载体,旨在通过论文写作和讨论交流等形式来培养和锻炼“修园班”学生的中医思维和思辨能力。小组成员至今已撰写了14篇论文,其中在《中华中医药杂志》、《世界中医药》及《福建中医药》等杂志发表论文4篇,已录用待发表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