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我们如何不爱师

15.09.2014  18:31

  王夫之说:“人之初生,不食则死;人之幼稚,不学则愚”。可见,人的一生,无论知识能力有多大,生存的本领,都免不了要通过学习而获得。而无师自通者,几乎不可能存在。也许从人类之初,为人师者便已出现。对一个教育了他人,给了他人以知识、能力、技术、思想和品德之馈的老师,人们怎可能不回报以爱和尊敬呢?——可以说,尊师爱师,乃人之天性使然。尊师,也就成了人类文明进程中的天然自觉。

  在我国古代,可以说“尊师”之风达至鼎盛。《吕氏春秋劝学》中说:“事师之犹事父也”,通俗则如元代关汉卿之所谓:“一日之师,终身为父”。这就是我国古代教育传统中所遵循的“师道尊严”的思想与精神。或许,拿现代文明、民主、科学精神与之对照,它或许多了些封建道德思想的桎梏,但其提倡尊师的内核,却仍然值得称道与传承。

  那么,在当代文明社会,在现实语境下,我们又该如何更好地理解“尊师”涵义呢?笔者觉得,也应有所与时俱进,作更为深入一步的理解。

  其一,应树立全社会尊重教师职业和教育精神的共识与氛围。对“尊师重教”的理念,人类社会不应有任何分歧。人类知识、思想和精神的传继,不可须臾离开师者的辛勤工作和教育精神的奉献。狭义上,师,仅指老师这个群体;我们事实上可以将其扩大化,所有可为、能为、曾为他人“”的行为者,都应得到尊师的礼遇——若如此,全社会人皆曾为师,所以,每个人在尊师的同时,其实不啻于在尊重自己。而师之于他人,或不必索取物质、名誉上的回报,但谁又能不愿因此赢得人性的尊敬呢?

  其二,尊敬是互相的,在尊师重教上,亦是如此。世界之物,并非独立存在,而是互相联系、相互依存。比如,于天平两端,若你重它轻,则难以平衡;当相对应的两端相等时,才会对称与平衡。这就好像互相尊敬一样。为何在尊师风气已成共识和传统的当下,仍会出现个别对老师并不高的评价或看轻呢?这就说明,教师这个令人尊敬的高尚职业里,如果个别从业者,失去了为人师的作为和担当,则再有尊师重教的理念传扬,也难以在特殊的个体上,让人们对其真正发自内心地表达尊重和敬佩。反之,如果一名教师,能尽其所能,努力教育、为人师表,则这样的师者,终会获得所有人的敬重。所以,教师获得尊敬的关键,其实不在于他人或外部,而是来自于其自尊自重,来自于以其为师者的身份和职业所做出的无私奉献。这样的师者,人们不可能不尊重;如此之师,同时能感染和感化他人,使这种尊重互相促进、互相转化。“自尊与互尊”,让尊师重教的传承无穷尽也。

  其三,师者获得尊敬,最重要的是师之“解惑”。韩愈在《师说》中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其中的传授方法、教授学业,是为“”;而“解除人生之惑”则为“”。也就是说,教师不能仅满足于传授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解决事业、生活和精神追求的能力、思想与方法。即要在品格、道德、道理、真理的追求上,传授努力的方向、追求的目的和不懈攀登的精神扶梯。所谓大师,此之谓也。因此,宋朝李觏在《广潜书》中说:“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布贝尔也说:“名副其实的教育,本质上就是品格教育”。

  夸美纽斯说:“教师是太阳底下再优越不过的职业了”。确实,人们应像敬仰太阳一般,尊敬无私奉献的师者,就像尊重我们自己一样。(陈怀瑜)

福建日报评论员:团结奋斗办好福建的事情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文明
让文明礼让风气蔚然成风
  中国自古便被世人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