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管教权 ”需要把握好文明的尺度
在传统印象中,教师的形象从来和戒尺密不可分。然而,当有媒体鼓励“将戒尺还给老师”,呼吁教师的管教权时,老师们却纷纷表示:你敢给,我可不敢接!近日,《法制日报》记者采访多位中小学教师和学生家长,了解到他们对教师管教权的看法。诸多教师和家长认为,应该“将戒尺还给老师”,但必须在依法依规的前提下,并且细化相关规定,明确管教权的边界和限度。(6月16日《法制日报》 )
鲁迅童年记忆中的“戒尺”,早已束之高阁。这究竟是教育的进步,还是教育的畏首畏尾?“戒尺还老师”的呼声不断,期盼“教师用好管教权”声声入耳。表扬与批评,奖励与惩罚,是教育的两种最主要的方式,缺一不可。然而,时下教师们普遍存在对学生“不敢管、不能管、不想管,不愿管”的心理,甚至有时候还要“看家长脸色行事”。害怕得罪了学生,在家长面前这一关过不去。惩戒学生心里有担心,有后顾之忧,所以老师手中的戒尺被丢弃,马放南山,刀枪入库。面对调皮学生之类的“熊孩子”,也是睁只眼闭只眼,当和事老。
如此现象令人尴尬,让人无语。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尊师重教的社会。唐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曾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是孩子人生道路上的指明灯,不仅传授学生知识,更传授给他们做人的道理。按照学校规定,如果学生上课不认真听讲、不遵守课堂纪律、作业马虎或不完成作业、目无师长、品行不端等,可以施以戒尺,但数量不超过两下,只能惩戒手掌,在惩戒之前老师要先在自己手掌上试两下,感受力度,宗旨即为“高高举起,轻轻落下”。同时,事后老师还要找时间和接受惩戒的同学进行交流,做心理疏通。
可如今为什么老师普遍存在“三不敢”管学生?其中有着很多原因,诸如因为近几年来,不少学校因为老师管学生而“摊大事”的事件发生多次,有的因为惩罚学生受到严厉问责处理,甚至导致悲剧发生。有的老师好心管学生反而受到家长投诉,因而不理解,甚至“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老师叹畏:“我辛苦去管理学生了,苦口婆心去管,然后出现了失误就要承担着饭碗丢了的风险,这真是得不偿失。”正是这些心理作祟,所以出现了“不敢管不愿管不想管”的现实窘境。
老师自动放弃“管教权”,不敢管学生,不敢接,不敢用“戒尺”,实际上是“自废武功”。是对教育的怠慢,是“不会管”的现实反映。诚然,老师不敢管学生,有着多方面的社会原因,但是问题关键的是老师“不会管”,缺乏管好学生的方法和艺术。管理手段的呆板与落伍。如果老师有了管好学生的管理艺术,用真心真情管好孩子,不仅家长感谢,学生也会理解。的确,如今学校有部分学生十分难管,也是事实,这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如今老师管理“难处和压力”可以理解。但是如今老师的管理压力在于管理的方法不当,要么是“生气教育”要么是“体罚教育”,结果留下“不敢管”的后遗症。
人们历来推崇“严师”,“教不严,师之惰”。《三字经》中这句话是有深刻道理的。但是能否严的合理,严的得法,却是具有决定意义的事。制度是教育之母,严格管理是教育之基。但严格管理离不开人性化教育之爱。教育者之爱,应比母爱更细腻。比父爱更广博,比情爱更质朴,比其他一切亲情之爱更纯洁、更高尚。老师要敢于用好手中的戒尺,严格管理学生。由于人们的文化、情趣、性格等不尽相同,组成的人生坐标中有着不同的落脚点,从而也制约着教育的难度与效果。无视学生们的性格差异,“以不变应万变”,硬要“紫罗兰”和“玫瑰花”散发出同样的芳香,无疑是痴人说梦。(泉州市文明办 吴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