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80后”古籍修复师:“救书如救命”

11.06.2016  12:16
  

  中新社福州6月10日电 题:中国“80后”古籍修复师:“救书如救命

  中新社记者 刘可耕

  “前代书画,传历至今,未有不残脱者。苟欲改装,如病笃延医。医善,则随手而起。医不善,则随剂而毙……”明代周嘉胄所撰《装潢志》中对古书画装裱做了精辟描述,而这同样适用于古籍修复。

  第十一个“中国文化遗产日”(6月11日)前夕,记者走进福建省图书馆古籍修复室,一探究竟。

  古籍修复室在图书馆最安静的角落。修复师们正埋首于故纸堆中,在灯下如医生般细致地对古书进行着揭、拆、压、包、订等一系列的工作。

  1989年出生的金玥是福建省图书馆最年轻的古籍修复师。她一手执兼毫毛笔在待修复的古籍破洞处涂上浆糊,另一只手将补纸迅速粘上填补虫眼,再手工撕出毛边,与虫眼大小基本吻合。

  金玥说,自己从小就对历史有着浓厚兴趣,尤其喜欢看考古发掘类的电视节目。考大学时,报考了仅招收两人的古籍修复专业,终于实现了自己的“考古”梦。

  据她介绍,拿到需要修复的古籍时,先进行的是拆书。古籍文献因存放时间较久,拆书过程中,常常会清理出大量陈年的污物,如灰尘、虫卵、虫子的排泄物等。

  修复一本古籍前,要先建立修复档案,拍摄每一页,记录文献的破损情况,再确定修复方案,还要动手制作浆糊。修复使用的浆糊由小麦淀粉加一定比例的水调制。

  金玥说,过敏、腰颈酸疼都是修复师的职业病,自己常常一天需保持伏案工作姿势约五六个小时。

  古籍修复的原则是“修旧如旧”,最大程度地还原古籍原始的面貌。修复完的古籍书页,除非文字已缺失,一般不容易看出修复痕迹,在透光的情况下才能较明显地看出修补过。

  修复的最后步骤是将书口的栏线对齐,重新装订成册。装订前需将每一张书页对齐,看似简单,但因有些古籍纸张柔软,让这道工序变得漫长。

  金玥表示,修复好的古籍在装订成册时不重新打眼,而是找到并利用原来的书眼。这就需要考验耐心了,每一针下去都要对准。

  因为工作原因,加上接触面窄,1989年出生的金玥还未遇见她的“白马王子”。“希望他能够理解、支持古籍修复,其他就看缘分了。”金玥说。

  金玥和她的同事共6人,都是女性。她们近期正在修复一套共20多册的清代《麻沙张氏宗谱》,一册书就有一百多页,她们从去年3月份就开始断断续续地进行修复,预计今年完成。

  福建省图书馆党组副书记陈吟称,古籍承载着民族的文脉,古籍修复技艺是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保护的又是古籍这一重要的物质文化遗产。目前福建省图书馆馆藏的等待修复的古籍、近现代文献数量庞大,而修复师仅有6名。按现有的修复速度,完成全部古籍的修复需要几代人。

  “抢救古籍书如救命。”金玥和她的同事们每天都埋头苦干,经她们手修复的古籍在良好的存藏条件下又将延续几百年的生命。(完)

【编辑:陈丹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