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解读:让做实业有前途有“钱途”

21.12.2016  12:38

      着力振兴实体经济,在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成为明年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四大重点工作之一。

  “实体经济尤其是制造业,始终是一国经济发展并走向强盛的基础。”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指出。2015年5月《中国制造2025》印发,这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行动纲领,第一次从国家战略层面描绘了建设制造强国“三步走”战略愿景。这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全社会重视实体经济、重视制造业的良好局面正在形成。

  以提高质量和核心竞争力为中心,避免重回粗放型增长老路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应对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打造国际竞争新优势的主动选择,也是破解制造业突出矛盾和问题、加快制造强国建设的必由之路。”苗圩指出,扎实推进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突出4个重点。

  一是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把增强创新能力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强技术、管理、制度、商业模式全面创新,加快推动工业发展由要素、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为主转变,增强制造业内生增长动力。

  二是坚持深化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营造有利于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的发展环境。

  三是通过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实现有质量、有效益的发展。在化解过剩产能、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的同时,加快培育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提供新产品新服务,突破重点领域核心关键技术。

  四是把握好要素供给结构、质量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对应关系,减少壁垒,优化服务,由倾斜式结构政策为主向支持关键环节的功能性政策为主转变。

  “振兴实体经济,一方面要避免虚拟经济泡沫的膨胀,另一方面也要避免经济增长回到过去粗放增长的轨道。”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副主任潘建成说,振兴实体经济,并不是简单地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实现规模扩张以推动经济增长,而是要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紧密结合,秉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益,而不是数量和速度。

  “以结构深度调整、振兴实体经济为主线,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突出抓好七项任务。”苗圩介绍,一是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二是帮扶困难行业脱困发展;三是促进消费升级扩容;四是补齐工业供给体系短板;五是实施制造业升级改造重大工程;六是推动互联网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七是持续深化改革、创新管理。

  要智能制造,也要接地气的高质量产品和服务

  “2015年,工信部确定了46个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实施以来,这些项目的平均生产效率提高了38%,能源利用率提升了9.5%,研制周期比过去缩短了35%。”苗圩介绍,2016年工信部又启动了63个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109个项目都取得了明显成效。

  智能制造,是“中国制造2025”的重要抓手,也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一年多来,《中国制造2025》规划体系制定完毕,重点领域的技术创新路线图、时间表以及分省市指南相继发布;浙江宁波、广东珠江西岸六市一区、江苏苏南五市先后开展了试点示范。基于互联网的大型制造企业“双创”平台和为中小企业服务的第三方“双创”服务平台,也在积极培育网络协同制造、个性化定制、服务型制造等网络化生产新模式。

  除了高大上的智能制造,着力解决我国制造业尤其是消费品工业产业规模巨大而有效供给不足、制造能力较强而创新能力不足的结构性矛盾,同样是振兴制造业的重要一环。

  “目前,国产消费品中,有100多种产品产量居全球首位,家电、制鞋、棉纺、化纤、服装等产能占全球50%以上,轻工、纺织出口占全球30%以上,是名副其实的消费品制造、消费和出口大国。但是,我们的品种结构、品质质量、品牌培育等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尚有较大差距。”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部长赵昌文说,近年来,国人海外抢购马桶盖、电饭煲,其中很大一部分还是中国制造,这一方面反映出我国消费品工业有效供给能力和水平难以适应消费升级的需求,另一方面也说明我们并没有输在制造能力上,而是输在了品质、品种、品牌上。

  为扩大高质量产品和服务供给,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开展消费品工业“三品”专项行动营造良好市场环境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未来5年消费品工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三品”专项行动的目标和路线图。

  “企业应深度挖掘用户需求,适应和引领消费升级趋势,推动中国制造中高端突围。”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部长赵晋平认为,企业要在产品开发、外观设计、产品包装、市场营销等方面加强创新,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积极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丰富和细化消费品种类,政府也应该在推进国内消费品标准与国际标准接轨、创造良好的消费环境上有所作为。

  扭转资本脱实入虚,须调整行业报酬结构性失衡

  今年前10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同比增长8.6%。但受产业间利润分配不均衡、投资回报率长期偏低等因素影响,前11月制造业投资仅增长3.6%,同比大幅回落4.8个百分点。

  “制造业转型升级离不开投资带动,投资不振不仅影响当前工业稳增长、调结构,也会影响未来供给,不利于提升产业竞争力和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制高点。”苗圩指出,振兴实体经济,要不断强化支持制造业发展。

  一方面,继续推动产能严重过剩行业的去产能工作,提高部分行业、企业利润率,吸引资本回流制造业;另一方面,在减税、降费、降低要素成本上加大工作力度,降低各类交易成本特别是制度性交易成本,减少审批环节,降低各类中介评估费用,降低企业用能成本,降低物流成本,提高劳动力市场灵活性,推动企业眼睛向内降本增效。此外,还要优化市场营商环境,加大假冒伪劣产品打击力度,在市场准入、要素配置等方面创造条件,使中小微企业更好参与市场公平竞争。

  “彻底扭转资本脱实入虚,还要着手调整行业报酬结构性失衡问题。”赵昌文指出,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平均利润率5%—6%,而金融行业净资产收益率在15%以上,房地产行业利润率也是两位数。行业报酬结构失衡产生虹吸效应,致使各种创新要素、生产要素逃出实体经济,进入金融、房地产领域。这不仅动摇了实体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还削弱了“基业长青、追求卓越”的企业家精神。通过降成本、提品质、优化市场环境等综合手段,把实体经济的盈利能力和吸引力提上去,要让做实业有前途、有钱赚。


中国(福建)—东盟经贸合作论坛在榕举办
  6日,中国(福建)—东盟经贸合作论坛在榕举办。政府
福山郊野公园入选绿色低碳典型案例
  昨日从市生态环境局获悉,政府
军地领导在福州检查指导征兵体检工作
  8月3日,副省长、省征兵领导小组副组长王金福,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