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舆情监测误区:发现问题急于“灭火”而非解决
近年来,网络舆情监测逐渐得到越来越多政府部门的重视。半月谈记者调查发现,舆情监测不仅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市场,还成为一门“学问”。从“花钱”到“应对”,很多政府部门在舆情监测领域的作为仍存不少问题和误区。如何让“监测”不跑偏成“监控”,是对建设服务型政府、落实有关部门改进作风的新考验。
舆情监测成政府部门“必修课”
随着自媒体时代的到来,网民习惯于在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上发表意见,网络反腐、网络实名举报显现威力。作为潜在的被批评者,政府需要在第一时间了解和判断舆情,于是地方政府纷纷在舆情监测领域加大投入。
中国政府采购网上的信息显示,关于政府采购舆情监测系统的公告信息有近200条。从中央部委到基层市区县,都很重视舆情监测。为了采购相关项目,这些单位的花费一般在十多万元到几十万元不等,有些项目的花费甚至以百万元计。
记者调查发现,目前舆情监测市场主要包括以下几类。第一类是软件平台建设,如苏州市委宣传部采购的“舆情监测系统软件”,被描述为“一套适合我市实际的操作平台,包括与苏州相关的舆情词库、数据库和信息处理模块、框架及模式”。建立这样一个平台,对于舆情监测来说几乎是必备的。记者了解到,这部分的支出往往占相关部门在舆情监测投入中的大头。
第二类属于“服务”市场。目前,舆情分析师已成为一个新兴职业,相关培训和对社交媒体等媒介的运用是舆情监测的主要内容。因此一些地方单位在采购中不仅要买平台,还要买相关服务。同时,参加相关培训、学习也是购买“服务”的一种。
第三是“报告”类舆情分析。一些舆情监测机构会提供针对性较强的《舆情监测报告》,这部分往往和“服务”类“捆绑销售”。厦门市委宣传部购买的“互联网舆情监测服务”中就包括“提供涉及厦门的舆情(周报、月报、季度报、半年报、年报)”等。
第四类是灰色地带的“交易”市场。少数舆情监测机构会提供所谓“危机公关”服务,主要通过删帖、屏蔽等手段消除负面新闻。“说白了就是‘灭火’,这部分支出上不得台面,但实际操作中花费不菲。”某市一位宣传部门干部说,一个负面消息,少说也要几万块钱才能搞定。
政府部门的“大手笔”,某种程度上激发了舆情监测产业的火爆。据不完全统计,至2013年底,国内涌现出800多家舆情监测和软件企业,目前这个数字还在不断“疯长”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