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委省政府工作检查:让补短板成惠民、发展工程

23.04.2017  10:50

  依山伴海,鸟语花香,环境优美。走进集医护、疗养、娱乐和生活等功能于一体的宁德市社会福利中心,仿佛置身一座现代化的滨海度假酒店。这家大型医养结合型疗养机构的建成运营,是宁德市补齐养老产业短板的重大举措,有效解决了当地机构养老不足的问题。

  不止如此,霞浦县第四中心小学、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厦门医院、龙岩培斜美丽乡村……第一阶段的省委省政府工作检查中,民生领域的补短板项目格外引人关注。

   为什么要补?

  一方面,我们要看到,近年来每年全省财政涉及民生支出都占公共财政支出的70%以上,全省社会事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另一方面,也要看到,人民群众对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的民生需求和期盼也越来越高,我省城乡建设、民生事业等欠账较多、短板不少。

  作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去一降一补”的五大任务之一,补短板可以推动发展升级,促进民生改善;可以拉动有效投资,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可以稳增长保就业,释放改革红利。找到短板,就能找到发展突破点;补齐短板,就能打开新的发展空间。

   怎么补?

  补要坚决。省委书记尤权多次强调,社会事业和民生短板是我们特别关注的领域,我们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下大力气补齐社会事业和民生短板。去年,我省出台了《关于补齐发展短板扩大有效供给的意见》,从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社会事业、民生保障等四大领域齐发力,增强补短板的系统性、惠民生的针对性、扩投资的实效性。

  补要有力。加强政府引导,从落地建设、运营管理、合理回报等方面建立健全吸引社会资本的机制,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投资,不断提高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和共享水平,增强社会事业发展硬实力。今年我省将继续实施29个补短板投资工程包,年度计划投资972亿元。同时,开展“一月一协调、一季一督查”,确保补短板各项任务落实到位。

  补要精准。紧紧抓住制度设计上的盲点、堵点和民生痛点,补在薄弱处、关键处、紧要处,进一步优化政府服务,强化要素保障,确保补短板项目早开工、早建成,切实解决教育资源不够均衡、看病难看病贵、养老体系建设水平偏低等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努力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记者 兰锋 严顺龙)

【编辑姓名:黄今(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