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政与台湾》特展走进台湾 探寻沈公巡台史迹

26.06.2014  18:30

船政与台湾》特展首次走进台湾南部,6月17日在高雄科学工艺博物馆拉开帷幕。

  福州新闻网6月26日讯 6月17日起,由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和台湾张荣发基金会联合举办的《船政与台湾》特展,分别在高雄和台北举办《船政与台湾》特展,展会为期1个月。展览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系统介绍1874年6月沈葆桢抚台期间在台开山辟路、兴办义学、发展经济等奠定台湾近代化基础的史实。

   船政特展亮点纷呈,海洋意识引起共鸣

  此次特展主题鲜明,亮点纷呈,不仅两岸提供的船政文化相关文物及藏品,首次“合璧”集中与台湾公众见面,更开创了船政文化交流首次进入台湾南部的先河。

  在这次特展会上,原海军军官学校新老校友奔走相告,校长伍世文、叶昌桐上将,以及台湾“海军”郑本基、欧阳良“中将”,宋炯、张宗仰、史忠义、朱德稳“少将”等汇聚展览,青丝堆雪,思昔抚今,同寻海军船政之根。沈葆桢在台湾的第六代后人沈吕汀、沈吕百、沈冬与大陆的第六代后人沈丹昆由特展而相聚于宝岛,共缅先祖沈葆桢保台建台之丰功伟绩。两岸各大媒体也从不同角度对特展的盛况进行了报道。

  通过此次特展的宣传,沈葆桢一个半世纪之前的海洋意识得到了两岸的认同。福州市副市长、马尾区委书记林飞在特展致辞中说到:中国人的海洋意识从沈葆桢开始,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更需要两岸中国人牢固树立海洋意识和海权意识,去认识海洋、开发海洋,并携手共同保卫海疆。他的发言,在参加特展活动的同胞中引起了共鸣。

  林飞在应邀为高雄科技工艺馆题字留言中写到:“通过船政与台湾展,让两岸民众加深两岸一家亲的认识,深化对海洋意识、海权意识的认识。”他还表示,将加大船政文化建设工作的力度和深度,尽快在福州建立沈葆桢纪念馆,出版《沈葆桢传》等系列丛书,让沈公在中国近代发展中对民族复兴、保台建台、海洋意识和海权意识等方面的影响得以扩大。

   探寻沈公巡台史迹,传承中华优秀文化

  沈葆桢第六代孙、海军军官学校毕业生沈吕汀先生说,他50多年前在台湾(左营)海军军官学校上学时,曾参与校史馆的筹设。校史馆展示的第一张照片是左宗棠,第二张就是沈葆桢。该校校长序《师古、远望、踏实》开篇也写道:“中国海军军官教育,始于清同治年间,左宗棠、沈葆桢二公于福州创设船政前、后学堂。”足证船政学堂与海军官校的一脉相承。

  两岸同胞至今仍铭记着沈葆桢等船政先贤及船政传人为保台护台、建设台湾的千秋伟业。时至今日,台湾从北到南仍保留许多船政遗迹、遗物,不少地方立有沈葆桢塑像。但真正让船政文化成为理解闽台渊源、推动两岸关系发展的一把金钥匙,并借此筑起两岸中国人携手前行、砥砺进取的一座金色路标,就一定要让年轻人接过文化传承的“接力棒”。为此,林飞一行还专程拜会了台湾新党主席郁慕明,中国国民党“中常委”、中国国民党第五届全台青工会总会长曾文培,诚邀他们今年8月来福州参加第二届海峡青年节暨第九届两岸青年联欢节,以增进榕台年轻人之间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