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追踪看落实:让医患共享获得感
听说有媒体采访,一群市民停下匆忙的脚步,耐心轮候着,非要说说“阿拉咯好医生”。这是记者在上海不同社区进行医改采访时遇上的大同小异的场景。
“有了家庭医生,居民不爱跑大医院了”
“我们认识五六年了,杨医生每个月上门看我两次,平时可以随时打电话问。”龙柏社区的汤家镛介绍,社区卫生中心的杨建玲医生是他的签约家庭医生。
老汤64岁,患有冠心病,搭过支架,要吃很多药。过去在大医院看病,一早排队挂号,看医生却不过几分钟。现在在社区卫生中心就能用大医院的处方延伸配药,还没了三级医院的挂号费和药品加成。
2015年6月,上海在65家社区卫生中心试点推行新一轮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改革,最大亮点是推出“1+1+1”签约服务带动分级诊疗。即居民在自愿选择社区卫生中心家庭医生签约的基础上,再选择一家区级医疗机构、一家市级医疗机构签约。据悉,在19家正式启动“1+1+1”签约服务的社区卫生中心,目前签约居民已达4.78万人,且已签约居民门诊在“1+1+1”签约医疗机构组合内就诊占77.57%,在社区卫生中心就诊占64.45%。
“轻松预约专家号,不用再摸黑排队”
老汤早上锻炼、买菜之后便到社区卫生中心的健康自测小屋,刷社保卡免费测测血压、血糖等。这一天,了解到他最近眼睛不舒服,杨建玲医生帮他预约了华山医院眼科的专家门诊。
这得益于上海新一轮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改革,赋予家庭医生可充分调动的卫生资源:38家二、三级医院拿出50%的专科和专家门诊预约号源,优先向家庭医生与签约居民开放;患者在社区卫生中心拍片、做心电图等检查,由二、三级医院医生执掌的区级影像、检验中心统一检测分析、出具报告。
上海在全国率先建立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两个基础数据库和市、区(县)两级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每位家庭医生通过自己的电脑终端登录系统,就能及时完整地掌握签约居民动态健康数据,方便地为病人预约转诊,实现药品物流配送等。
物质与精神激励并重,家庭医生更具吸引力
每天上午在社区卫生中心坐诊,下午到社区做健康宣教、巡诊或为家庭病床病人上门诊治——杨建玲每天有着与专科医院同行不同状态的忙碌。在家庭医生管理系统里,她一年需要完成的工作量及绩效收入,都已提前知道。杨医生说,她对2015年的收入比较满意。
年初,上海评选出第三届“市十佳家庭医生”。近几年新设的奖项还包括“全科医师基层服务卓越奖”“社区好中医”等。上海的家庭医生也开始出现在“中国十大最美医生”等全国性评奖行列中。种种激励举措,加上居民认可,让家庭医生和社区卫生工作者的职业认同和荣誉感逐渐加强,社会地位大大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