撼动乡规民约中直抵人心的力量

01.03.2017  18:02

  烟10元/盒,酒30元/瓶,彩礼不超过6万元……记者近期在中部农村地区采访发现,河南台前县后方乡后张村采访,村民张西远、张宪全、张树建家春节期间选择在同一天办喜事,3家竞相节俭办事,却不失热闹喜庆。与过去农村铺张浪费的宴席、节节攀升的彩礼形成对比,一些地方施行的婚宴彩礼清单开始呈现出一股节俭新风。(2月27日新华社)

  假如人们还处于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即便是在城市,也并不会有太多可以要改的东西,假如浪费与攀比并不常见,乡村治理只需要祖上传承下来的几条规矩就能完成。但是在经济大潮的冲击下,一些旧俗开始变异,辛辛苦苦一辈子脱了贫,一夜之间又返贫。既让农村老人负债累累失去晚年尊严,也牺牲了年轻人的创业基础。为了拯救乡村,村规民约开始发挥作用,就如记者采访中看到的新风兴盛,就来自于乡规民约的作用。

  要倡导文明新风,靠单一的手段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事实是,要让每个人能认清陋习之害,才能敬畏文明,但是敬畏的产生往往伴随着情理的冲突而来,这在农村更是普遍现象。因此,在乡民和习俗还没有达成共识、达到某种平衡时,纯规定的治理效果并不理想,我们需要循序渐进,就如,办红白喜事上的引导,从节俭开始,而不是从简单走向粗暴,这就是乡规民约可以直抵人心的力量。

  乡规民约农村倡导文明上的功能仍然不可取代。毋庸置疑,善良风俗、文明乡村都是内化的行为准则。为什么中国农村可以延续五千多年,至今还在城乡一体化过程中发挥作用?就是因为大部分的父辈都深受乡规民约的影响。就如台前县在去年底,出台河南首个《红白事标准参照指导意见》,引导性规定彩礼总额控制在6万元以内、喜宴酒席控制在10桌以内、每瓶酒不超30元。虽然乡规民约不具有外在强制性,但也同样赢得大家的认可。

  虽然用乡规民约去规制旧俗,会给乡村带去震撼,也不可避免有矛盾,但是只要方法得当,在引领文明、安抚民心、弱化矛盾上,还是能更好地发挥作用。就如这春节中三家人家同时办喜宴,都争相勤俭节约,这就充分说明了乡规民约不仅发挥了作用,还引领了乡村道德,让人们追求新风的步子变得更大。帮助农村倡俭治奢,走出“小气候”形成“大气候”。

  乡村治理多样化只有结合村民实际,才能避免僵硬的政策执行,什么样的规矩最合适只有老百姓才知道,道德文化同样是乡村最为看中的东西,而乡村也是中国传统道德保存最为完好的地方,乡规民约只有多点倾听民意,才能引导营造文明的软环境并通过村民自治制定“硬杠杠”,对农民进行“自治式”约束,再家书通过树立一批好典型,宣传红白事简办的新变化,教育引导群众,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农村落地生根。(福州市委文明办陈瑾瑜)

福建日报评论员:团结奋斗办好福建的事情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文明
让文明礼让风气蔚然成风
  中国自古便被世人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