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播带你游)在泉港古民居 感受时光古韵

06.10.2014  12:05

在泉州泉港区有许多明、清时期的古代民居,至今还保留着当年的模样。今天的(清新福建新发现 主播带你游)我们走进这些老房子,感受岁月的魅力。 

      (音乐+樟脚村老房子画面) 这些五颜六色的房子,坐落在泉港涂岭镇樟脚村,房子始建于清朝光绪年间,已经100多个年头了。建房使用的材料就是附近山上的石头,随着时间的流淌,石头里的矿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显现出不同的颜色,比如这墙上的风化石,由于内含铁元素,呈现的就是铁红色。当地村民介绍说,当年祖先建房子的时候,因陋就简,依山就势,整个村落没有整体的布局,如今在一些人家,一个大屋从这个房间到那个房间,还得上几级石阶。 (张益闻:我们在这个古村落转一圈以后发现,这里的石头古民居有一个特点:那就是窗户特别小,那到底为什么呢?我们问一下陈老师。同期:泉港樟脚村老年人协会会长陈清和:因为当时我们这个地方是山区,小偷跟土匪很多,所以是为了防止他不能爬进去,不能钻进去的目的。) 或许由于交通不便,村子反而保留了原生态的风采。 (张益闻:现在这里是闻名遐迩的 "油画村"、"摄影村",每年都会有很多摄影师和画家到这里来采风,其中很多的人呢都是冲着这里独特的、色彩斑斓的石头古民居来的) (泉港樟脚村党支部书记 陈飞平:我们是在修旧如旧的基础上,发挥它特殊的建筑风貌,或者保持这个古民居的样子。能够让游客更加喜欢在这边旅游,体会跟人家不一样的古民居。) 樟脚村的古民居,像油画一样,藏在山中;而同在泉港区的后龙镇土坑村的古民居,出名更早一些,如今已位列泉州十大古民居之一。明清时期,土坑村的大户在村里陆续建起了40多座古大厝,这些古厝分四排,绵延数百米长,一条铺着青石板的古街从中穿过。在岁月的侵蚀和战火的侵袭下,如今只剩下27座。 (张益闻:在土坑村刘氏古民居中依然是浓浓的生活气息,尝一口老厝古井中的井水,依然是清冽甘甜) 古厝大多坐西北朝东南,冬暖夏凉;每排房子相距30至50米,建房子的石材是从泉州运来,杉木是从福州采购。业内专家介绍说,这些古民居在当时可是代表了泉港地方建筑的最高水平。目前,泉港区拨款100万元,用来整修这批承载历史的古民居。 (泉港后龙镇副镇长刘宗强:作为古代的遗存,我们不应该以新的东西代替旧的东西,我们一定要在原有的基础上,以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基础,有一个合理的利用跟开发) (张益闻:置身土坑村刘氏古民居这一延续了几百年的古村落中,依稀可见当年的繁荣和昌盛,一个历史文化民村,正在重铸它古老的闽南风情) 主播推介:自驾游的朋友可以从福泉高速转入324国道,到达泉港区,再分别前往涂岭镇樟脚村和后龙镇土坑村参观,车程都在十五分钟左右。


编辑:张立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