摊贩向城管下跪 专家:两者间需寻求一个平衡点

29.05.2015  21:59

  一对老年摊贩向城管人员下跪 受访者供图

  (记者 陈雪 芳刘兴)

  昨日大雨,下午3点钟的福州福大西门兰尾路,瞧不见一个摊贩的影子。棚屋区里,他们正等待雨小一些,到了学生放学的点,便将板车上的物品推出逼仄的小巷,用以交换在城市里生存的货币资本。

  而洪山镇城管中队,执法人员也和往日一样,在兰尾路沿街的叫卖热闹起来时照例巡查,履行自己城市管理的职责——无证经营的小摊贩,自然是不能出现在街面上。

  “猫抓老鼠。”在接受东南快报记者采访时,摊贩和城管不约而同用了这个比喻。福州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罗小锋认为,城市发展中,城管的执法和摊贩的生存,必须找到一个平衡点。城市的发展,应该也去尊重那些真正依靠摆摊而生存的人们。

   摊贩眼里的城管:“我不敢说

  东南快报记者的再次到来,让棚屋区里卖炒面的张姐(化名)有些警觉,她用一块遮光布盖起了有自己摊位标识的招牌,说是拍进去会给自己惹麻烦。

  “你问我眼里的城管?”张姐反问后,顺口将答案丢出来,“我可不敢说。”她对自己的信息保护得极为周密,回答“从哪儿来的”时,只称“北方”。她说,自己做的是炒面的小摊子,每次出摊有生意的时间,也就是半个小时左右。

  张姐说,摆摊的日子太苦了,总要和城管玩“猫抓老鼠”,还要日晒雨淋的,一天也挣不了几个钱。她说,自己有段时间去学生街“考察”,想盘个小店面来做,却听说那边很快就要拆迁了,和家人商量之后决定在福大继续做摆摊的营生。

  “我们也希望能跟城管协商一下,是不是能像学生街那边一样,专门找个地方给大家摆摊,统一管理,我们愿意交清洁服务费。”张姐说。

  兰尾路宽不超过5米,周围商铺装卸货的面包车时常就停在门边,摊贩们出来的点,通常是学生放学人流量大的时候。有商铺老板说,摊贩要生存,影响交通是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