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建15年 闽昌两地结情缘

05.09.2014  13:46

新疆昌吉州,天山北麓的一座重镇,山川、平原、沙漠里,回荡着不同民族的歌声;福建,东南沿海的一颗明珠,大海和山林间,洋溢着时尚、科技与财富的元素。地处祖国两端的两个地方,却因为福建6批援建干部、15年来的辛勤努力,结下了割不断的情缘。 

      (2006年,入住"闽疆缘"安居工程 采访 村民:(您觉得生活环境怎么样?)环境是怪好的。) (字幕 xxx,加入福建援建的"昌盛苑"鲜花合作社 采访 村民:地里也能种地,这里也能打工挣钱肯定收入要好。) (福建援建"哈萨克刺绣产业园"绣娘 采访 村民:我是残疾人,外出打工不方便,所以就选择这个。做这个对自己的生活肯定有增收。) 从新疆昌吉州本地村民的笑容中不难看出,福建援建者们,为他们生活带来的改变。 (采访 福建省对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挥部总指挥长 谢毅泰: 援疆工作不单纯要做好输血工作,关键要提高当地的造血功能,我们重点主要是一,推动产业援疆,增强这里经济发展的动力。第二,抓好人才援疆,培养当地更多地科技人才,实用人才,增强当地的造血功能。) 在昌吉州人民医院,来自福建医科大附一医院的消化科专家庄则豪博士,不但弥补了州医院消化科治疗方面的空白,还重点培养了一批技术人才。 (采访 福建援疆干部昌吉州人民医院消化科副主任 庄则豪:大概在三个月左右的时间就已经搞了五个大项目十个小项目,这些项目以往在昌吉州都是从来没有过的。/更重要的是我希望我自己在这边的一年半时间,我能够为州医院自己培养一股技术力量,如果我走了能够把这个技术留下来。)   在吉木萨尔三台镇羊圈台子新村,福建援疆工作组引入了东南沿海农村居民建设新理念,集中建设了养殖小区、农机大院、晒谷场等配套场地。他们还建设农村沼气循环系统,既解决了农村秸秆牲畜粪便回收处理问题,产生的沼气还通到农户家里,提供日常能源。 (采访 吉木萨尔县三台镇党委副书记 王晓虎:生活方式的转变,文明程度,生活习惯启发特别大。收入也有了迅速提高,现在,人均纯收入已经达到了一万四千块钱左右,翻了一倍。) 昌吉州奇台县花岗岩资源丰富,还盛产世界稀有的黄色花岗岩。福建又属于石材大省,在技术、资金及销售方面有着很大的优势,闽奇石材园区的建立,把两地的优势结合到了一起。 (采访 鑫磊石材董事长 郑维冬:你看全国哪个石材园区能做成这样的石材园区。石材园区也是比较好的石材园区。) (采访 闽奇石材园管委会主任 盛红海:现在我们入住园区的企业是87家,到现在可能75%以上的企业是福建籍客商投资建的。) 木垒县主要以哈萨克族为主,哈萨克族的刺绣产业拥有800多年的历史。福建的援建干部在木垒县兴建了哈萨克民族刺绣文化产业园,解决了1000多人的就业问题。援建干部还帮忙从江苏请来了苏绣老师,让哈萨克族刺绣融合了苏绣的技法,形成了一种新的刺绣风格--胡杨秀。 (采访 木垒县胡杨绣文化传播艺术有限公司 温波:我们的胡杨绣主要是引进苏绣的技法,材料、工具,以及我们木垒县特有的自然风光,胡杨、沙漠、大漠风光,这就形成了我们自己的独特风格。) (采访 木垒县委宣传部 张亮:胡杨绣在内地的销量非常大,现在是供不应求。而且一副上品的胡杨绣可以卖到上万元,十几万元甚至几十万元。对木垒县手工业,刺绣业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据了解,福建省对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挥部今年计划安排38个援疆项目,总投资17.26亿元。至7月底,已开工项目35个,开工率92.1%,完成投资10.13亿元,占计划的58.7%。 (采访 福建省对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挥部总指挥长 谢毅泰: 把福建的一些技术、人才、资金引到新疆来,与这里的当地的优势资源相结合,促进产业的发展,通过产业的发展来解决就业,特别是少数民族的就业。)


编辑:张立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