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不文明行为处罚额度可期
4月23日,北京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召开,听取关于提请审议《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北京市市容环境卫生条例〉的决定(草案)》的议案。实施近18年的《北京市市容环境卫生条例》,迎来第三次修改。此次,北京市计划提高随地吐痰、乱丢烟头、乱倒垃圾等不文明行为的处罚额度,罚款额度由过去的20元以上50元以下,提高到罚款50元,情节严重的罚款200元。(4月23日《北京晚报》)
随地吐痰、乱丢烟头、乱倒垃圾等不文明行为破坏环境,降低公众生活舒适度,也危害人体健康。北京提高不文明行为处罚额度,应该能够取得一定成效。事实上,2003年上海对随地吐痰者的最高额罚款从50元提高到200元后,上海街头随地吐痰现象越来越少。
文明不是与生俱来的。文明是倡导、教育出来的,也是管出来、罚出来的。如果不文明行为不会受到任何处罚,倡导人们崇尚文明、传播文明、践行文明就不会收到积极响应。相反,对不文明行为进行处罚乃至重罚,人们才会敬畏文明、遵循文明、守护文明。
重罚之下出文明,是有很多例子的。在新加坡,不管是谁,初次被控乱扔垃圾都会最低被罚款500新元,最高罚款为2000新元;第二次被控最高罚款为4000新元;第三次或更多次被控最高罚款为1万新元。那些乱扔垃圾、肆意破坏公共卫生的屡教不改者,新加坡政府对他们除了罚款,还会给他们穿上写有“劳动改造”字样的衣服在监督下清理垃圾,并且有报刊、电台的记者到现场拍摄,公布于众,“丢人现眼”。在德国和英国,乱扔垃圾者同样会被处以罚款。在美国各州,乱丢垃圾者除了被罚款,还要到路边、社区清理垃圾。在日本,非法投放垃圾者视情节轻重,除了高额罚款还可能被拘禁。
罚款能不能罚出文明来?有些人对罚款很抗拒,但仔细想一想,对那些不顾公共利益的自私者,经济杠杆的作用要远大于宣传教育。重罚之下,谁还敢图一时之爽、贪一己之私而置公德不顾?破坏公共利益的代价惨重,不文明行为才会减少,这是很明显的道理。因此,北京提高不文明行为处罚额度,震慑不文明行为,是必要的,而且肯定会有效果。
在加大处罚不文明行为力度的同时,也要确保处罚能够落地。也就是说,要让所有不文明行为人都会受到处罚,要做到有一罚一,不要罚一漏万。此外,应对不文明行为人采用累进罚款。除了罚款,对屡犯者还要采取强制劳动、曝光等惩戒措施,以达到让其真正认识到错误并改正的目的。
重罚唯有落地,方能遏制不文明行为。作为公共空间良好环境的受益者,公众要提高个人素质和道德水平,增强文明自觉,除了自己告别不文明行为,还要劝阻别人的不文明行为,不要破坏环境,主动爱护环境。(惠安文明办 谢庆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