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化县妇联主动融入全县精准扶贫工作,认真探索全县特困妇女帮扶新途径,全县特困妇女1018名,基本纳入县精准扶贫范畴,实施分类帮扶。主要做法如下:
一、采取“三步工作法”,精准识别贫困对象
实施精准扶贫,首先必须精准识别和定位贫困对象。县妇联探索精准识别贫困对象“一申请、两比选、三公示”的“三步工作法”。
“一申请” 即农户申请。以市里确定的201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300元为参考,村居妇代会以村民小组为单位初步确定贫困妇女的数量,在村组干部进行宣传动员的基础上,由贫困妇女自愿填写《贫困户申请书》申请帮扶。
“两比选” 即第一次比选由村民小组比选,即,包组村干部、村民小组长、所在村民小组的村民代表等对本组申请对象进行综合比选,确定初步人选。村居妇代会成员全程参与,认真把关。第二次比选由村委会比选,即由驻村工作组和村两委干部、村民代表、村民小组长等对各村民小组比选出的初选对象再次进行比选,按照倒排法确定全村符合条件的贫困户对象名单,村居妇代会主任在整个比选过程认真把关,全程参与。
“三公示” 即第一次公示是村民小组比选确定初选对象后张榜公示5天,无异议后报村委会;第二次公示是村民代表大会比选确定后再进行张榜公示5天,无异议后报乡镇人民政府;第三次公示是经乡镇党委研究后的贫困户名单再向社会公示,无异议后再报县里审核
二、对照“四因四缺”,精准查找致贫原因
宁化县是农业人口县,农村妇女增收渠道较为单一,妇女贫困原因各不相同,需要找准原因,分类指导,分类帮扶,效果才能长久有效。因此,乡镇妇联和村居妇代会在精准识别定位的基础上,把贫困户按照“四因四缺”,即因病、因残、因学、因灾和缺技术、缺资金、缺劳力、缺动力,再进行细化分类,找出扶贫户具体的致贫原因,并建档立卡滚动管理。例如:乡镇妇联建立电子档案,相关数据录入电脑,与乡镇农村工作部门及精准扶贫办联网运行,实行动态管理,每年更新。村居妇代会建立贫困妇女台账,做到一户一卡。
三、多措并举,推动精准帮扶扎实开展
建立村居妇代会成员挂包帮扶工作制度。 全县对所有精准扶贫对象实行副科级领导挂包扶贫制度,县委定期督查。基层妇女组织主动融入扶贫帮扶工作,开展跟踪管理服务,建立村居妇女组织成员挂包帮扶工作制度。在各行政村,以村民小组长为单位,实行村居妇代会成员挂包帮扶制度,负责该村民小组特困妇女的服务与联系工作。一方面做好与县挂包干部联络、对接工作,定期把该贫困妇女的生产生活困难向县挂包干部报告;另一方面共同参与该特困户脱贫帮扶计划的制定、实施和跟踪管理服务服务工作,使得我县特困妇女帮扶工作做到各个环节对接到位。
带领妇女参与客家小吃特色产业发展。 宁化客家饮食在岁月积累沉淀中,形成独特的饮食文化和自有品牌,宁化客家小吃有300多个品种。2013年我县将宁化客家小吃作为一个产业来抓,在免费培训、贷款创业、标准引导上予以扶持。县乡村三级妇女组织立足产业扶贫,主动参与融入小吃产业发展,把它作为农村妇女家庭增收、脱贫致富的重要抓手,在宣传发动、人员选送、训后交流等环节主动搭台,积极筹划,为全县广大贫困妇女脱贫致富创造先机。目前,各村居妇代会宣传动员和组织农村妇女参加客家小吃免费培训84期,人数达3000余人,占总培训人数85%,妇女领头开办小吃店1300余家。
推行“五个管理”提升管理服务水平。 在贫困对象管理上,通过推行“五个管理”模式,加强对贫困户精准动态管理。一是专门机构管理。县设立精准扶贫管理中心,乡镇将设立精准扶贫管理办公室,共同负责对贫困对象的日常跟踪管理,落实扶贫攻坚计划。村居妇代会相应成立贫困妇女管理兼职队伍,加强对特困妇女帮扶管理与服务,由村居妇代会主任为该项工作的总负责人,负责全村特困妇女扶贫帮扶管理工作;村居妇代会成员为具体帮扶责任人,负责挂包片区村民小组特困妇女的服务与联系工作。二是建档立卡管理。与县精准扶贫工作对接,对有劳动能力且经过帮扶能够脱贫的贫困妇女,登记造册,做到户有卡、村有册、乡镇有档案、县级以上有数据库。三是工作手册管理。将县统一印制贫困户帮扶工作手册发放到每位帮扶责任人手中,建立帮扶记录制度,及时跟进帮扶工作开展情况。四是动态跟踪管理。平时定期了解特困妇女生活状况、收入变化、产业变化等情况,及时采集、整理、反馈相关变化信息,全面实行贫困妇女有进有退动态跟踪管理。五是督促检查管理。建立扶贫帮扶工作督查机制。
主动对接县贫困户帮扶制度。 县里根据“四因四缺”贫困原因,针对性出台10项帮扶制度。基层妇联组织主动介入,结合妇女工作认真对接,积极配合,全程跟踪,保障全县特困妇女得到有效帮扶。一是贫困户结对帮扶制度。针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家庭,明确县党政干部、技术干部、乡村干部、驻村干部等作为帮扶责任人,实现对贫困户帮扶全覆盖。乡镇妇联主席主动协调乡镇农业技术干部,重点对有劳动能力的特困妇女家庭实行技术帮扶倾斜,村居妇代会主任开展跟踪管理服务。二是贫困户因灾救助制度。对遭受自然灾害影响基本生产生活的贫困户,县里提供衣物、食物等基本生活用品和帮助解决恢复生产需要的农资,村居妇代会开展对此类受灾妇女的精神关爱活动。三是贫困户大病救助制度。与农村低保妇女“两癌”普查工作相衔接。四是贫困户学生就学帮扶制度。针对高中、大学学生就学困难的家庭,县妇联联合关工委、红十字会、总工会、团县委等部门对贫困学生开展困难补助。同时动员社会知名人士、企业家及党员干部与贫困学生进行结对帮扶。五是贫困户农业科技服务制度。依托乡镇农业服务中心、乡村农业科技员以及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等给予专业技术服务。六是贫困户劳动力互助制度。进一步建立完善各地维权“三制”工作,将妇女互助制落到实处。七是小额信贷担保帮扶制度。结合巾帼小额贴息贷款和县出台贫困户小额信贷政策,加大对贫困妇女创业资金帮扶力度。